第23部分 (第1/4页)

自我怀疑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思维,很长一段时间他完全成了奥古斯汀,那个铁血的军人,他的战斗诡计百出,他的军功快速的累积,他成了第八军团最有潜力在三十岁之前获得铁十字勋章的人。

直到有一天,他带着队伍行军路过一个村庄。

前面有通报说这个村庄已经被“打理”过,他一贯不会浪费时间搭理这种已经“打理”过的毫无战术意义的地方,在他看来,或者在他很多战友看来,打理就是处理了村庄中残留的波兰反抗力量。

可是这一次,他在村庄外不远处休息时,忽然突发奇想,溜达了进去。

他看到了一个地狱。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小小的村庄就好像是被一个巨大的车轮碾过一样,除了满地的尸体和破败的房屋,再无一丝生机,只有风吹过屋顶带动树的响动,给人一种地球还在转动的感觉。

“这……就是打理?”身后,副官咬牙切齿的声音传来。

“负责这片区域打理的是武装党卫队。”另一个人小声道。

“打理……就是屠杀?”奥古斯汀脑中一片空白。

“不,不是屠杀,报告说这个村庄无论是不是军人都激烈反抗,我军不得已才采取强硬手段。”

“而我们的战士除了用炮弹把这村庄犁一遍就没有任何别的方法了?!?我们的军事战术课只交给我们轰炸和杀人吗?!”奥古斯汀的声音一贯的低沉威严,可谁都能听到他声音中的颤抖。

“上尉,请您冷静,这些都是武装党卫队干的,我们国防军绝对不会这么做。”

“但是在别人看来!我们都是德国军队!都是残忍的,没有人性的刽子手!”奥古斯汀猛的大吼,他愤怒的转身,走进自己的营帐,脑中一幕幕闪过的是那成堆的尸体,里面甚至还有孩子又小的身躯,支离破碎。

“上尉,您必须冷静,我们快要出发了。”副官在外面低声道。

“我无法冷静!”奥古斯汀怒道,他忽然一愣,问道,“你说,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他们所谓的打理是什么意思?!”

副官立正点头:“是的上尉。”

“为什么只有我不知道!?”

“我们以为,您肯定知道,因为这很正常。”

“正常?!这怎么会正常!?这根本就不……”奥古斯汀忽然愣住了,他跌坐在椅子上。

对,战争年代,这很正常,对德国士兵来说,一切都很正常,对他来说,应该也很正常。

可他觉得不正常,这一切都不正常……因为他是罗桐。

假想会错,观念不会错,印象会错,记忆不会错。

罗桐的观念牢牢的占据在灵魂的最深处,而且不知不觉的维持着他最后一丝人性和良知,这些让他和那些杀红眼的士兵区分开来,让他还能清醒的分辨是非。

如果他坚持自己是奥古斯汀,他将最终沦为一个面对屠杀和暴行无动于衷的刽子手,他无比庆幸,他曾经是罗桐。

可是现在,他作为罗桐的回忆,正在渐渐减少,不是因为记忆的减退,而是因为他曾经为了战争如此坚持自己是奥古斯汀。

不行,不能这么下去。

他要做一个人。

而不是一个刽子手。

即使德国会失败,即使自己会死亡,即使从此在一个上尉的位子上庸庸碌碌……他也要活的,像个人。

几天后,华沙失守,他指挥手下对付华沙市内的反抗。

一群拿起枪的平民自然是毫无威胁的,他就着月光和火光在华沙的废墟中踱步,独自一人,做他近几天一直在做的,回忆过去。

有关中国的记忆是那么的飘忽,在脑中忽隐忽现,他几乎要再一次怀疑自己到底曾经是不是中国人。

然后,他遇到了真正的中国人。

“我就是中国人,日本正在侵略我的祖国,我以假扮他们为耻!”

很好,很好!

心里那股热流因为回忆起中国的苦难而渐渐升腾,他的脑中就像因为这句话而打开了一本书,一页一页翻了过去,那儿有北京,有南京,有长城,有太行山……

回忆的过程是愉快的,他心里的暴虐因为那姑娘满脸唯唯诺诺却显而易见在吐槽的眼睛而平息,她身上有着非常异于常人的气息,这是一个女性提倡独立的时代,女性总是在柔弱和要强两个极端间徘徊,可是这个女孩却不一样。

她绝对不要强,但也绝对不柔弱,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