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面对孙永金这几乎疯狂的想法,李定国倏然间产生一丝感觉,或许他真的老了。同时,也让他产生了一股要帮助孙永金的冲动,如果真的能够将清兵的云贵主力埋葬在昆明城外,那绝对是不亚于桂林大捷和衡阳大捷的骄人战绩。

调虎离山的计策,就是孙永金想出来。可是,当面对袭破清兵大营这样风光的事情时,孙永金却丝毫没有贪功的念头,毅然决然把这个好差事交给李定国,而将最吃苦的差事留给了自己。

就凭着这颗赤诚之心,李定国也觉得自己应该感动了。

于是,昼夜兼程,一刻也不肯停息的朝着清兵大营的背后杀了过来,饿了就吃一点干粮,困了就在马上打个小盹,直到看见清兵大营的那一刻,才让士卒们稍稍的歇息片刻。

但是,他作为一军主帅,却没有半点休息的意思,飞快的派人联络城中的明军,相约攻击的信号。

自从清兵大营基本上只剩下投诚兵后,尽管卓罗加紧了警戒,但是他们的围困依然像个筛子一样,轻轻松松的就让明军漏了过去,相互传递消息毫无阻碍,双方很快达成一致,就等着进攻的一刻。

对于如同筛子一样的警戒,卓罗不是不知道,可是知道又能如何。那些投诚兵根本不肯尽心尽力,无论是马惟兴还是刘偁都是不值得相信的投诚兵将领,他们不叛乱就好了,难道还指望他们能够全力围困明军吗?

如果是在以前,卓罗根本不惧这些心怀两端的投诚兵,杀鸡儆猴等种种手段施展上来,保证让他们服服帖帖的,再让他们将领之间相互牵制,无法拧成一根绳,自然更没法威胁八旗兵的地位,甚至于那些投诚兵还不得不巴结着他们,像一条听话的狗一样摇尾巴。可是现在,虽然胸中有着种种手段,但是一样也不敢施展出来。强敌环视,一个不小心,引发内讧,只会让他死的更快。

所以,他第一次低姿态的安抚了这些投诚兵将领,希望暂时稳住他们。

当马惟兴、刘偁、塔新策等人听见他安抚的话语时,脸上稍稍的闪过了一丝讶异,然后便是毫不犹豫的效忠话语,瞧他们的模样,仿佛比他们这些满洲兵更加忠诚于清廷一般。

不过,只有天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效忠于清廷,是不是跟明军完全没有勾结。

所以,这些效忠的话语并没有让他好过多少,反而让不好的预感愈演愈烈,时不时的从睡梦中惊醒,无论看见任何人,都感到极端的不可靠。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抬头望向天空,突然之间,异常的怀念京城的景色,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给他一点安全感。

于是微微的感叹了一声,同时也在想着,在月光如此明亮的一个晚上,明军该不会来傻傻的来袭营吧。

他在傍晚时分,可是仔仔细细的巡查了一番,每个营盘都防守得严严死死,绝对没有任何可乘之机。

就在此时,突然之间,一种惊天动地的声音响起,卓罗凭着自己的直觉就能够感受得到,这是骑兵突击的声音。

几乎是在他感受到骑兵袭击的那一刻,守营的清兵也发现了大队的骑兵。

警戒的声音响起,撕心裂肺的声音传来。

“昆明城里的明军前来扑营了!”

顿时,整个清兵大营都变得扰动了。不过,这些军队不愧是精英,在得到警报的情况下,神色之间虽然慌张,但防御的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大队的清兵从帐篷中扑了出来,拿起鸟枪、弓箭指向营外,一队队的长枪兵、刀盾兵也在整齐列阵,随时准备进行肉搏。

看到清兵大营没有陷入混乱之中,卓罗松了一口气。

依靠营寨进行防守,明军就未必真的能够冲得进来,再说了,要杀到他这里,明军必须连续攻破几座汉军的营盘才行。

就在此时,更加惊天动地的的声音响起,卓罗怔怔的听了一会,很快就发现,这股声音是从自己后方响起来的。

紧接着,燃烧的火焰冲天而起,那是吴三桂嫡系亲信转移之后的空虚营盘。

再然后,一名哨探冲到他的面前,大声说道,“不好了,伪王李定国从后面杀过来了。”

一句话,卓罗有如五雷轰顶,仅仅一个昆明城中的明军就够难缠了,现在还要加上李定国,这……

一个词眼闪过他的心头,那就是“败局已定”。

不过,他毕竟还是见过世面的,与多尼这样的家伙有很大的不同,很快冷静下来,大声喝道,“不用惊慌,防守好营地,巴思汉和吴三桂会带兵来增援我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