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

阿玖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裴二爷又忙碌起来:京城要翻修宫殿,需要大量的金砖。金砖,照例由苏州的陆墓供应。

金砖当然并不是真的用金子做成,而是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如金属般铿然作声,故名“金砖”。

“怎么又要修宫殿?”林幼辉纳闷。

“晚上回来跟你细说。”裴二爷来不及解释,匆匆走了。

这天裴家来了位客人,带来位和阿玖同龄的小姑娘。这小姑娘比阿玖只大三天,不过,个头却比阿玖略小,瘦瘦的,很爱哭。

阿玖呢,则是白白胖胖的,很爱笑。

阿玖和那小姑娘坐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姑娘的娘亲落下泪来,“表姐您看看,我可有说错?我家大姐儿,真是个可怜孩子。”

阿玖时不时的会见到些客人,可是极少见到客人在裴家落泪,不由的多看了她几眼。她大约二十多岁的样子,应该算是位美人,五官生的很好,穿戴也过的去,可是,眉宇间有丝和她年龄不相符的哀愁。

“这是位怨妇。”阿玖下了结论。

裴家三奶奶徐氏脸上带着无奈的微笑,“好好的,这是从何说起?大姐儿是个好孩子,不过略瘦些罢了,好生调养便是。”

你女儿有祖母,有爹有娘,怎么就称得上“可怜孩子”了?这话若传到夫家,徒惹你婆婆、夫婿不喜。

林幼辉在旁冷眼看着,很觉诧异。因着魏国公的救命之恩,但凡徐氏的亲戚到了,裴家总是会异常隆重的接待。可是,眼前这位赵氏,三弟妹徐氏的表妹、南雄侯武的姑奶奶、千户梅仁之妻,却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头回上门做客便……哭了?

知道的是你自己委屈,不知道的,还以为裴家怎么着你了呢。

这不是上门做客的礼数。

林幼辉微微皱眉。

☆、11远亲

徐氏也觉着有些难堪,脸上泛起霞色。这位“表妹”赵氏是直接到裴府递贴子来拜访的,徐氏还真是有些措手不及,没料到她会来,更没料到她竟会这样。

赵氏来裴家拜访,方夫人是亲自出面招待过的。不过方夫人是长辈,担心拘着了赵氏,才特地让三个儿媳妇陪着她。又因着她带了位小姑娘,还专程交代林幼辉把小阿玖也抱出来,“两个孩子年纪相仿,好生亲香亲香。”

方夫人肯定以为赵氏是随着夫婿到苏州就任,例行拜访而已,哪知道她是来诉苦的?别说方夫人了,连徐氏这做“表姐”的,也毫无预感。

顾氏也在座,她到底是做长嫂的,性子又厚道,忙温和的劝慰,“大姐儿是您头一个孩子吧?怪不得您这么想。不瞒您说,我家大孩子不到一周岁那会儿,我也是瞅着他便无限怜惜。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徐氏感激的看了顾氏一眼,那目光分明是在说,“大嫂您太好了,谢谢您!”顾氏微微一笑,冲弟媳妇点点头,示意她莫要放在心上。

赵氏听了裴家大奶奶这番善解人意的话,更是泪如雨下,“大奶奶您是有福之人,哪知道我这薄命人的苦!大姐儿,她是我头一个闺女,可她并不是我头一个孩子……”

“我头一个孩子,是个哥儿,可怜他还没来到这世上,便……”赵氏提及伤心过往,哭了个气噎泪干。

这下子,连顾氏也尴尬了。

敢情这赵氏还小产过么?那确是惨事。可,当着裴家大奶奶、二奶奶的面儿说这个,恐怕是交浅言深,失礼了。

人这一生谁不会遇到些坎坷和不幸呢,自己咬牙应对便可,不足为外人道也。

顾氏、林幼辉、徐氏都称得上家教良好,这会儿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好在赵氏一哭,她的女儿大姐儿也抽抽搭搭的哭泣起来,顾氏和徐氏不约而同,一起去哄大姐儿。

阿玖好奇的看了看身边这瘦弱爱哭的小姑娘,对这位同龄人不无同情。虽然不知道她其余的家人怎样,不过,单看她这位动不动便掉金豆子的娘亲,貌似这小姑娘没投着好胎啊。要知道,这个时代女孩儿的教育大多指望不着父亲,靠母亲教导。

遇事只会哭的娘亲,能教出什么样的女儿?可想而知。

大姐儿的哭声很柔弱,小猫似的。阿玖下意识的想过去哄哄她,可是,眼看大伯母、三婶婶这两位成年人使尽百宝都不见效,阿玖很有自知之明的没往上凑。

乱了一会儿,最后顾氏亲自抱起大姐儿拍着哄着,徐氏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