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阿玖满意的看过,拎起一个小篮子,淘气的笑着,“我亲自给外祖母送!”林幼辉喜的弯下腰,捧着她的小脸亲了亲,“我阿玖送过去的果子,保准特别甜,特别美!”

母女二人打扮好了,林幼辉牵着阿玖,阿玖拎着个小篮子,去给外祖母送果子。

林幼辉明艳照人,殊色无双,小阿玖天真无邪,稚嫩美好,母女二人手牵手走过荷花池畔,走过长长的夹道,温馨浪漫,如诗如画。

林夫人见着拎着小篮子的外孙女,知道阿玖是吃着果子美味,执意要亲自给她送来,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小阿玖,乖宝宝,外祖母没白疼你。”接过阿玖递过来的小篮子,眉毛弯弯。

林夫人这辈子富贵顺遂,什么没吃过?这是稀罕小外孙女的心意。

阿玖笑的非常甜蜜。

林幼辉笑着把方才的事说了一遍,林夫人更乐呵。小阿玖,你真是太孩子气了。

林夫人很开心。等到林尚书、林俨回到家,阿玖又拎着小篮子一一相送,外祖父和大舅舅都乐开了花。

天真无邪的孩子,带给长辈们多少欢笑。

裴二爷这当爹的就比较辛苦一点,大晚上的不能睡觉,要指导小女儿亲笔书写谢函。经父亲的指导,阿玖再三斟酌,最后是这么写的,“阿九顿首:多日未晤,系念殊殷。蒙殿下惠赐厚物,感谢之至。莽吉柿味甚美,吾爱之,多多益善。祝安好。顿首顿首。”

阿玖写这封谢函也是很费事的,繁体字她认的已是不少了,很多还不会写。若遇到不会写的字,还要裴二爷先在纸上写下来,她照着抄。

费劲吧拉的写完谢函,阿玖审视一遍,喜滋滋的递给裴二爷,“爹爹,语言流畅,远胜寻常孩童。”裴二爷接过来看了,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阿玖,乖女儿,你这是谢函还是索取函啊。

裴二爷把这封致谢函带给了十皇子。

十皇子写了封名为答谢函、实为声讨信的函件过来,中心思想是:居然很见外的称呼我“殿下”,而不是“十哥”!小师妹你字没我写的好,用词不如我典雅浑成,我比你有才华,比你有学问!“达者为先”,小师妹乖乖的,快认师兄,快叫十哥吧。

十皇子的信函笔意纵横,神采飞扬,阿玖的回信也很有气势:我比你小两三岁呢,当然没你字写的好了,这有什么呢?不丢人。用词不够典雅,是被文体限制了,不是我没才华。“学无长幼”,年龄大真的不代表什么!

见不着面,写信吵架呀。裴二爷看着十皇子和小阿玖你一封信我一封信吵的不亦乐乎,仰天无语。

魏国公府占地辽阔,府邸豪华富贵,后园中种有数百株桂花,每到金桂飘香的季节,都会请亲戚朋友赏桂花,饮酒作诗,为一日之欢。这年也不例外,金秋九月,魏国公夫人依旧广发请柬,遍邀亲朋。

大小两位裴编修、顾氏、林幼辉当然都有请贴,他们可是魏国公府六姑奶奶的夫家兄嫂,魏国公夫人看重的亲戚。

“我家夫人说,请裴二爷、裴二奶奶务必带着哥儿、姐儿同去,亲戚们热闹一日。”魏国公府差来的仆妇礼数极周到,笑容满面,热忱邀请。

林幼辉笑着答应了,“世伯母有命,我们做晚辈的怎敢不从?”上等封赏了来人,客客气气送走了。

“要去三婶婶的娘家么?”阿玖忙活起来,“这是桂花会,桂花树是碧绿鲜翠的,中间金栗点点,芳香四溢。娘,我要一件绿底黄花的衣裳,还要一条绣满桂花的长裙。”

“好啊。”林幼辉看见小阿玖居然也醉心于衣着打扮了,嫣然一笑,“头发梳成两个小包包,扎上金色的缎带,好不好?”

阿玖连连点着小脑袋。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林夫人和封氏、吴氏也乐意出门逛逛,接到请贴后到纷纷答复,“必定前去叼扰。”封氏和吴氏都是有女儿的人,少不了和林幼辉一样,盘算着怎么打扮女儿,“都正长身子呢,该制新衣了,首饰也要打几件时兴的。”

两位舅母都没忘了阿玖,不管是制新衣裳还是打新首饰,阿玖都有份。阿玖快活的道了谢,飘飘然,我多讨人喜欢呀,舅母本属于没血缘、不亲近的人,也对我这么好!

林夫人看着花朵一般的孙女、外孙女,心中欢喜,命人取来四副珍珠头面,“不偏不向的,阿好、阿婵、阿媛、阿玖,每人一副。”

顾氏专程过来,把一个黄澄澄的金锁挂在阿玖脖子上,“乖囡,大伯母没闺女,要想打扮只能打扮你了。”

因为要去三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