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也没有人敢在此时去触康熙的霉头,默默退出大殿,各忙各的去了。户部也迅速运转开来,上面的人开始商量着拟章程,下面的有经验老吏们,开始循着旧历调粮调银,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而真正听到水灾的消息之时,李言反倒完全放下了,只是更加卖力地做事……

明明知道这个时代的救援肯定不力,下面的蛀虫们都是黑心的,救灾粮也要层层盘剥,最后能送到灾区,发到灾民手中的,十不足一,但李言还是希望自己那微弱的一点力量,能多救一个人……

这算什么?安慰自己的良心么?李言出了户部衙门,摇头感叹道。

“为什么摇头?”

听到这沉沉的声音,李言刚忙回头,躬身道:“微臣只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太微弱了,又离得远远的,或许连一个人也帮不上……”

来的是四阿哥。此时户部的人差不多都走*了,只剩下李言和四阿哥站在门廊下,等着自家人来接。雨水从昨天下午开始,到现在也没有停歇的意思,道路上积水很深,几乎淹没了半个车轮。

“只要有心,就能帮的上。”四阿哥正色道。

“微臣谨记贝勒爷教诲。”李言再次行了一礼。

四阿哥没有再说话。几个月来,他虽然没有正面召见过李言一次,但却一刻也没有放松观察李言的表现。而李言的表现,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不骄不躁。踏实人之,肯努力学,也学的快,从开始的傻愣的少年,已经成功地变成了一个老练的小官吏……

今日他又欣喜地看到了李言这份赤诚的为民之心……“从明天起,我与他们议事的时候,你一旁伺候着吧。”四阿哥说罢,钻进自家的马车,很快就消失在雨幕之中。

李言惊愕之后,苦笑着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算什么……”

118 新店

京城不是南方灾区,电视没有,广播没有,除了从李言转述的朝廷谍报中了解一点儿信息,看不到摸不着的,天一放晴,南乔就觉得所谓的水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远,远到她想在心中惦记着也做不到,远到只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冷漠了……

“如果真的受灾很严重,用不到多久灾民们就会辗转来到京城附近谋求生路,那个时候,京城会设粥棚舍粥,我们多舍点儿米。”陈氏坐在垂花门下的阴影中纳凉,轻轻摇着手中的蒲扇,道:“乔乔,到时候我们娘儿两个亲自去添粥,能帮一点儿算一点儿。”

南乔微哼一声应下。

陈氏说的对,能帮一点儿算一点儿。真要帮不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没有必要去做无谓的纠结。只是,如果李言要去灾区……想到这个可能,南乔有些揪心,洪水灾区该是怎么样一个状况,她想象不到,但这个时候的卫生状况,估计很差吧,也许会有疫情的吧。

所幸的是,李言只是感觉忙了些,并没有突然说要“出差”或是如何的,直到整个夏天过去,秋天也过去,城外的灾民们有了留处得留下,没有去处的,都回了家乡,而京城的百姓们已经忘记了夏天中的那场灾难,酒楼茶肆中开始流传起新的话题。

“小姐,这是工坊两个月的账本正册,请您收好。”铺子的休息室中,严宽恭敬地递过一本册子。

几个月过去,他早就领教了南乔的厉害之处,无论他的账目是怎么记录的,南乔总能理得一清二楚,一点都不含糊,这一直让严宽警着心。而且,去掉南乔是他的主子不说,还是工坊的财神,没有她的画册子,严宽可再难找到如此畅销的书册去印了。

南乔随便翻了翻账册,就放到一边,抬头问道:“工坊中那些小家伙们如何?都肯努力么?”

严宽笑道:“小家伙们都不错,有机灵的都知道跟大师傅偷技术了,就算是老实些的,也都卖力的很。他们往年在家中,可都是吃不饱的,如今能吃上饱饭,还吃的不错,这般天大的福气,敢不努力做事?”

南乔舒心地笑笑,道:“那就好。他们年纪都还小,主要是学东西的年龄,注意别太累着了。”

救济灾民的时候,南乔见到些家中养不起的,父母或故去或走散的的孩童们,心中怜惜,就收拢了不少,一共一百零三人,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才两岁。

大点的男孩子们都送去了工坊当学徒,也幸好南乔的两本画册(八月的时候印了第二本)销量够好,工坊养的起这几十个学徒。大点的女孩子都集中到了家中后院学做针线布偶,只将后面十几间房屋塞的满满当当的。六岁以下的,都送去了农庄上,请了妇人照看,多亏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