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只能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用什么法子,不漏痕迹的说出来,让李二同志以为自己是不小心说漏了嘴,那样才能够把自己摘个干净,不让自己也陷到里面去。而自己还得不停地收集太子这方面的事情,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给太子来上一记重击,不求一击毙命,起码也要让太子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气来!

定好计划,王珂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每日除了正常的四处转悠外,王珂一没事就找到宫里的太监聊天。对于王珂此举,太监们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以为这位小王大人不过是平易近人,对待自己这种人没有偏见罢了。

对他们来说,也都知道这位小王大人虽说深得皇上的信任,但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对待,绝没有别的大臣那样的倨傲,再加上不管谁去王家传个什么话,都得过王珂的好处,这时候也都帮着王珂说好话,所有王珂的行为也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疑心,反而是很痛快的就把自己知道的都毫不保留的说来给王珂听,也让王珂听到了不少的宫里的消息。

一晃半个多月就这样平静的过去了,李恪那里传回来的消息也让朝中所有的人都欣慰不已,李恪虽说是第一次担当此类事务,但确实做得是有条不紊,不但保住了出发前朝里众人商议出的各种条件,还临时根据现场的情况,追加了不少的条件,再加上他对侯君集的调遣,给吐谷浑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得吐谷浑在与大唐的谈判里步步都处于弱势,只能是步步后退,不断地让李恪从中捞到好处。

李二同志也每次得到奏报时,都不停地称赞李恪做得漂亮,也让太子的心理起了不小的变化。对于太子来说,一直就认为这次机会是他的,要是由他出马,也会做得和李恪一样,甚至会比李恪还要好,可是因为王珂提了李恪的名字,才让自己没有表现的机会,现在李恪老是得到李二同志的赞许,更是让太子心里不痛快,对王珂的恨意也就更重,可是现在他却抓不到王珂一点把柄,只好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侍候自己的太监和宫女身上。

这日,王珂照例进宫来,却发现今天的气氛和往常很是不一样,太监和宫女的脸色都不太好,李二同志也不在御书房里,王珂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平日里和自己见面都要停下来说几句的人,今天见到自己都只是点点头,就急匆匆的跑了,好像有什么急事似的。

王珂忍不住拉住一个太监问道:“今天都是怎么啦?怎么看起来有什么事情发生呀!”

太监四处望望,确认没人才小声说道:“小王大人不知道,今天太子殿下不知为何,从皇上那里回去就大发脾气,还追着宫里的太监和宫女打,一不小心从石阶上摔下来,太医说把脚给摔折了,皇上严令不许外传的。也就是小王大人你,要是别人,咱家也不敢说出来的。”

王珂听到这话,连忙放开小太监,让他自去忙着,自己站在原地想了起来。

今天好像没有什么事呀,这太子怎么就会从李二同志那里回去就发脾气呢?想了半天也没个头绪,王珂赶紧往家转,他想着要回去看看今天送到的邸报里有些什么事,这样也能大概猜出这是怎么一回事的。

回到家里,问了问是否有邸报送来,南平拿出两份来,王珂接过来就进了书房,坐下来打开,一份是朝里政务的通报,另一份却是李恪刚发回的近期与吐谷浑谈判的记录,王珂看来看去也没有感到与太子之事有什么联系,王珂走下楼来,本想再次出去找人问问的,就看到王硅换了一身便服正从他那边走出来。

王珂心里一动,连忙走上去说道:“爹,孩儿有个疑问,还请爹给说明一下。”

王硅双手背在身后,一边一步三摇地向王珂这边走着,一边问道:“珂儿有什么要问的,问吧。只要是为父知道的,一定告诉你。”

王珂知道王硅急着去看自己的儿子王岠,跟在王硅后面问道:“爹呀,这段时间孩儿怎么老是看见太子往皇上的御书房去呀,几乎是天天都在。”

王珂呵呵一笑说道:“这事呀。为父倒还真是知道。皇上说太子也不小了,每日里却无所事事,皇上就让太子跟着他学习对政务的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也让太子说出他的看法。”

王硅说到这里,语气有些低沉地继续说道:“可是太子实在是不争气,每次都让皇上很不高兴,对于奏报上的事从不认真考虑,不是按他自己的个人喜好解决问题,就是什么也不说,云山雾罩的乱写一气。每当吴王殿下的奏报一来,就是大肆的驳斥,哪怕是做得好的,也要从中挑毛病出来,说没有做得更号。哎,皇上所托非人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