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现在的王珂也已经是都说完了,李二同志这话的意思,也无非就是要他说出这新的制作地点需要多大罢了,王珂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可是王珂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还会想出什么东西来让李恪那里做的,只好含糊的说道:“现在对于地方到底要多大的问题,臣以为还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各个部门给落实下来,然后成立一个专门的研制部门,所有的新东西都要在那里进行定型和工艺流程的定项,然会才归入它所属的部门里去安排生产。而每一个项目都应当有一块相当于现在所需要的生产场地这么大的地方作为场地储备,以便于新项目的上马和今后某一个项目的扩大生产。”

王珂的话可是把李恪给吓了一大跳,要真的按王珂的设想,这新的武器制备局可是要比现在要大上好几倍了,要想在长安城里找到这么一大块地方可实在是一件难事了。

李恪赶紧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了出来,对于自己手里掌管的这个武器制备局,李恪可是知道的,这可算得上是李二同志的心头肉啊!要是有什么闪失,谁也没有办法逃脱李二同志的震怒的,这也是武器制备局一直在城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李二同志实在是不想让自己的这个心头肉有任何的闪失的!

( )

第二八八章 选址

听完王珂的这番话,李二同志就陷入了沉思,不过李二同志倒不是因为王珂说的场地需要多大的问题,而是在考虑这个地方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好。

正如李恪知道的那样,这个武器制备局可是李二同志最为重视的一个地方,自从王珂开始倒腾这些玩意以来,李二同志也已经看出来,现在制作出来的这些东西,可是比以前的那些武器威力大多了,只要这些武器用到战场上去,对敌人的杀伤力比以前可是要强上还几十倍,而自身的损失却能够减轻很多,可以这样说,这些武器的出现,将颠覆自古以来,已经形成了上千年的战争格局,使整个战争的局势发生完全不同的改变。。

现在存在的这个武器制备局,只能说是一个手工作坊,要想让这里生产出来的武器,能够尽快的形成战斗力,那么再这样下去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了,要想在尽量短的时间里上到一定的规模,就得象王珂说的那样,扩大生产的场地,增加工匠的数量才行。

可是现在要想在长安城里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实在是不太好找,城里地方合适的,面积没有这么大,面积够大的,却又不在城里,要想有这么大的地方,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到城外去找,可是要想把这个全部搬到城外去,也不是李二同志心里所愿。

不过李二同志心里还是记得王珂刚才所说的,可以把现在再制作的这些按类区分开,变成一个一个小的部门,每个部门只生产自己相关的这一部分产品,要是这样的话,是不是能够把各个小部门分开,每一个部门都独立的存在,这样一来,就能在长安城里找到地方来安置了。**

李二同志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只好试探着把自己的想法向着王珂说了一遍,想看看王珂对自己这个意见是不是也能同意。

说实在的,如果是在现代,李二同志的这个想法是完全可行的,就算是其中有些原料有些联系,需要往来运输,凭借现在强大的运输网络和联系方式,也是很容易就得到的,可是放到唐朝,这就有了很多的困难,虽然王珂早已说动李二同志在进行道路的改造,但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还是无法和后世相比的,首先道路就没有后世那样的宽阔,而运输工具的落后,也是不容置疑的。

这个时代因为军事的需要,对于马匹的控制是相当的严格的,百姓们所用的,也都是牛拉车,就算是军队里,马车的数量也只不过占所有车辆的一半,而这些拉车的马匹,还都是淘汰下来的军马,耐力和力量都明显的不足,再加上所谓的车,也不过就是两轮的板车,可以想象,要靠这样的运输工具来进行转运,那速度会是怎么一个情况了。

本来王珂也是有过李二同志这样的想法,毕竟他也知道李二同志对武器制备局的重视,可是再想到现在这种现实,王珂还真的是不敢说把现在的武器制备局分成几个部分的话,所以才有了需要很大的地方,不过还是要把现在的项目划分成几个项目部的话,这也是王珂根据现有的条件,作出的,自认为最合适的一个选择。

王珂把现在是个什么状况,需要面临的困难都一一摆给李二同志和李恪听了以后,李二同志才反应过来,看起来一个很小的事情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现在他也感到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