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国以农为本,社稷以民为根,民以食为天;农民苦啊!若这天下没有农民,那些达官贵人还不得饿死?他们性情纯朴,只为着一家全年不饿而不辞辛劳。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笑容最纯真、可亲。他们真诚的笑容是有钱人家所不能体会的,他们懂得珍惜亲人、朋友、粮食。百姓乃是每个国家的根基,哼!然而有些来自京城的人,见惯了繁华盛世,视平民百姓为低贱之人,浑不知他们才是低贱之人,掠夺劳苦人们的血汗,压榨百姓的生命,在我眼中,那些人根本不能称之为人。‘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若非他们投对了胎,他们什么都不是。也不知是哪个王八蛋非要把人分成京城乡下、高贵下贱三六九等,真是应该下十八层地狱。”

凌云越说越气,面沉似水,凌空击出一掌,轻然声响,荷池中水花漫天。李清荷顿时噤若寒蝉,虽然凌云并未说自己,然而他却言之凿凿,无可辩驳。

“啪啪”声响,吴用、公孙胜连袂而来,赞许的望着凌云,吴用捊须微笑,肃然念道:“‘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凌兄弟此言让我大长见识!是啊,若非投了好胎,他们又是什么?他们不耕不作,凭什么欺压百姓?”

公孙胜眼光迥迥有神,浑无平时清静淡泊的修为,他沉声道:“凌兄弟,以你之见,士农工商军,何为根本?”

凌云凛然不惧,直视公孙胜,高声言道:“士农工商军,皆为国之根本,国之石也。若士不言行,农不行力,工不尽其智,商懒而罢市,犹如军队钝其器,引颈待割。唯有各尽其司,方能天下太平。若无农,天下何食?若无士,天下何言?若无商,天下何市?若无军,天下何安?若无工,天下何能利其器,置其民?由是观之,士农工商军,浑如一体,无一而不能。”

吴用突然道:“若凌兄弟为帝,将行何政?重农抑商?亦或重商亦农?学术以谁为尊?”

“罢黜儒家,尊百家;重现百家齐放之异彩。有压力方有动力,若独尊一家,学术难有寸进,反而成为束缚人之精神枷锁。依小弟观之,华夏几千年,创下不朽之文明,然学术意韵最浓唯春秋战国、汉魏风骨。百家争鸣,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何乐而不为?”

公孙胜目露炽热的光芒,时下独尊儒家,百家抬头不起,道教隐隐有被外来的佛家压下去的势头,若是任百家自由争辉,那天下将是何番情景,想至此处,公孙胜激动不止,脸色通红似乎已经见到了那一天似的。吴用亦然,望着凌云的目光又多了一层敬意。

“若是如此,皇帝又如何处理天下事?”吴用望着意气飞扬的凌云,语念深意的问。

凌云浑然不觉,恨不得将二十一世纪的政治理念搬至此处,思考了一会儿,道:“对内实行内阁制,内阁由几人或者十几人组成?我看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不错。”

“何为内阁制”三人异口同声的问,如此新名词他们尚是首次听闻。

“内阁制与‘三省六部制’相仿,不过比‘三省六部制’更详尽。一国如一家,管家宛若一国之宰相,然而权力过大,若用人不当将造成不可挽回后果矣!所以,宰相之权要分下来,让众多人来共同分权,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数”,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我心目中的内阁包括众多部门:外交、军部、教育、科技、民生、公安、国安、监察、司法、财政、人事、国土资源、建设、交通部、水利、农业、商务、医学、审预。”

()

凌云一口气说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细数一下,共有十九个部门。

吴用三人听得张口结舌,一些字眼他们从所未听,而一些倒是可以从名字中推算出来。

凌云不用问也知道他们不懂,解释道:“外交部专与他国使者沟通,要求外交人员不卑不亢,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辩之人任其职;军部,掌管全国军队,战时调动军队保家卫国,平时负责军队的训练;教育部主管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科技部主攻研究,比如农具、武器……;民生部记录国家人口,出生死亡都要登记成册;公安主管国家秩序,及时为百姓排忧解难;国安部负责国家安全,比如暗杀国家叛徒、敌对国家的主要人员;监察部主要监督天下官员,监察他们的忠诚度,一旦证据确凿即刻捉拿,然而该部只有监督取证之权力,而不能自行处死嫌疑人员;司法部施行国家之政策,一旦有违可依法上告;人事部负责审核安排官员、考核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