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天龙营三部士兵扎下营寨,一部份风风火火的埋锅造饭,另一部在湖边布防放哨,一切都在有条不萦的进行着。

一些特别疲倦的士兵则坐在湖畔休息,三人一伙,五人一群,热烈的议论着。

有人说:“李大哥,跟着凌将军就是好,虽然大家曾经在背地里说凌将军在魔鬼,但是经过那一战,天龙营扬眉吐气,同时我也知道了凌将军平时常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意思了,唉!当初我可是恨透了凌将军,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啊!”

“别说是你,我想天龙营所有人当时都有这样的想法。然而自从将军受军杖后,我李大真是死心塌地的服了凌将军。哼!军营里的将军都瞧不起咱们,除了凌将军,谁会这样对我们,训练过后与我们打成一片,并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如果谁跟凌将军过意不去,我李大第一个和他拼命。”李大目露杀焰,语下对凌云推崇之极。

“李大哥,听杨队长说,凌将军离开大军是因为赵将军想让我们去送死,凌将军大义反对,一气之下差点儿将赵将军杀死了,后来在花队长的劝说下才放过赵将军的,不然一百个赵将军也不够凌将军杀呢。凌将军真是好人,为了我们而与大将军翻脸,战后如果我不死,这条命就交给凌将军了,天下间这么好的将军哪里找去。”

“对,对,对!他娘的,只要是凌将军的命令,就是明知前方是死路,我李大也在所不惜,杨队长的一句话说得好‘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死并不可怕,但是如果让我们跟着那些二世祖,我誓死也不干,然而跟凌将军就不同,他是一条汉子。”李大竖起大拇指,由衷的佩服着。

……

相对于他们的悠闲,凌云和十位队长却没有闲心下来,十一人将地图辅陈在湖边,仔细的研究着大家行走的路线。

看着不详不细的地图,凌云无奈之极,对于古代测绘的水平真的无语了,不过想想过后也就过去了,毕竟古代人没有先进的仪器,有此一张已经很不错了。

关胜、花荣、徐宁看着地图,皱眉不语,他们三人相对于余下七人,可谓是家学渊博,对于如此不完整的地图也是束手无策,不知应该如此定位。

关胜一向沉静的红脸也沉不住气了,焦急的道:“将军,这可如何是好。若是我们迷失了方向,恐怕对兄弟们的士气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于将军的不败之名有损呢!”

“关大哥所言极是,师父,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我们出来,粮食所带不多。若无粮草,军心将会自乱。”小二亦言道。

徐宁望着思索的凌云,缓缓言道:“将军,两位兄弟所虑不是没有道理。以将军的性情当不会重视个人的名誉,心里担忧的定是天龙营兄弟的士气,虽然兄弟们的意志坚定,但是人毕竟是人,总有累的时候啊!”

众人见凌云示意,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然而都没有建议性的话语。凌云默默的听完众人的话,说道:“小七,备妥笔墨纸砚,你们不要打扰,容我想想。记忆中的地图应该比此行军路线更加完善吧!”

小七应声而去,不一刻匆匆赶回,研墨侍侯,见凌云闭目思索,众人秉住呼吸,紧张的望着凌云,恨不得让凌云快些下手。

凌云想了一会儿,将21世纪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宋朝及周边国家的地理方位仔细回想了一遍,确定无误后,从小七手中接过笔,自言自语道:“大理政区与南诏相当,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甸之江头城,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大理国畜牧业颇为发达,大理王族自诩是大汉后裔,大力推行汉族文化,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再次回忆,浑然不顾众人茫然的神情,挥毫落墨,一笔一划圆润饱满,众人出神的望着凌云,见一张有史以来最详尽的地图渐渐冒出雏形,众人惊异之极,同时也再次被凌云的才华所折服,见凌云蘸墨挥毫,运笔如风,潇洒如人,众人一时间被他翩翩风采所醉,从未想到居然有人作画作到如此境界的,一个个都张口结舌,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不知过了多久,士兵们安排妥当,见将军和队长们围成一圈,不知在做什么,然而他们也知道将军议事,众人不能接近,更何况仇辽带着一个五十人队虎视耽耽,警惕的望着四周,他们虽然好奇,但是心底却没有丝毫不悦之感,认为凌云如此举动正常不过。虽然鱼香阵阵,让人垂涎不止,但是却没有一人自先食用,他们要等着他们的将军、队长一起食用才觉得有意义、有味道。

士兵们席地而坐,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