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却说公孙瓒回到大营找到刘备、张飞,将之前在袁绍那里商议之事说与刘备听了,刘备闻后遂道:“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全看我现在这个二弟是怎么想的了,如果他真的不能为我所动那么我会在战场上劝说于他!”

“玄德如此深明大义真乃君子也!如果此事成功将是居功至伟啊!”公孙瓒接着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142章 致信关羽

张飞在一旁听了怒道:“我们许久不曾往来,现在人家高官厚禄再不像以往了,早已经忘了兄弟之情,他怎会和我们这帮乌合之众搅合在一起,估计写也白写只能以失败告终!还不如哪天在战场上吾取了他的首级来的痛快!”

“翼德休得胡说!当初我们结义时誓同生死,‘苟富贵勿相忘’!云长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年我们三人在一起时,无话不谈推心置腹,云长也是个实在之人,有抱负和理想,我想他一定不负当年情义!”刘备谓张飞道。

张飞还是不忿道:“当年让他跟我们一起征讨黄巾他却执意要跟随董卓,要不是他我们兄弟能分道扬镳,在他眼里什么兄弟情分,他才不稀罕呢,他只道自己的荣华富贵!”

“当年我们分手时说的话你都忘了,云长说过‘苟富贵勿相忘’,如今我们在两军阵前相见我想他一定会履行自己的诺言的!”刘备继续辩解道。遂不听张飞所言,张飞愤愤的离去了。。。。。。。。。。。。。。。。。。。。。。。。。。。。。。。

刘备很快回到住处cāo起自己笔给关羽写信开来,信中写道:云长二弟:平原一别已有数载,当年结拜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你我兄弟之情莫能忘记,这些年来吾未尝不思念手足之情,想念你我结拜之义,吾闻二弟跟随董卓这些年数有战功,帮助董卓入主洛阳,辅佐董卓步步登高,现在二弟已经身为董卓手下第一大将,为兄十分佩服二弟之才能,不知二弟还记得你我三人结拜之义。吾与三弟张飞现在关东军中任职,现在我们是两军阵前交锋的敌人,然为兄却不忍心手足相残,为兄一直认为汝是个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必不负当年诺言,现在董卓欺君罔上、弑君灭祖、残暴不仁、残害百姓、人神共愤,我们此番征讨董卓正是为了能匡扶正义、匡扶社稷、还天道于朝政。还望二弟明白这其中的大是大非,早早弃暗投明,弃了董卓来到我们兄弟二人之中,我们三兄弟共同讨贼为国家社稷建功立业,也不负你我当年之志,还望二弟垂兮!用心明鉴!

刘备写好了信当夜派人赴虎牢关送信与关羽,这天晚上关羽早已经睡下,夜半三更手下来禀报称有人捎信给他,关羽闻后不禁大怒:“吾正在休息。明rì将有一场恶战要打,谁让你前来打搅的?”当即将那人哄了出去,那人屁滚尿流的出去了,将刘备的信放在了那里,关羽在烛光的映照下朦朦胧胧的见到了一信仍在了那里,他就要再次熄灭蜡烛准备躺下休息,不过他转念一想:是不是老婆给自己来信了?好久都没有老婆和孩子的消息了,想到这关羽走下卧榻拾起那封信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

关羽一看不要紧一看着实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是自己当年结拜大哥刘备给他来的信,关羽一下子困意全无顿时jīng神起来。他一口气将信从头到尾看到完,心中不禁泛起波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当年结义的情景,当初他们义结金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三人结成了誓同生死的兄弟,诚如《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宴桃源三结义一般,关羽为刘备这深深的情谊给打动了,刘玄德果然是有情有义之人。兄弟之情溢于言表,关羽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也不得不感动。

一切都这么的充满传奇,刘备和张飞果然如想象的那般如约来到了,一切都如计划般的那样进行,关羽经过一番思考渐渐理出了头绪:刘备给自己来信陈述缘由无非就是想劝降自己,看来关东军是在拉拢自己,将自己从董卓身边弄走,董卓便无可依靠的力量了,这样一来关东军便有了胜算的把握,可以一举击败董卓,自己如果与刘、张一道征讨董卓,董卓必败无疑这是肯定的,除掉了董卓就如同除去了一人间祸害,不仅收复洛阳还能匡扶社稷,黎民百姓也少了很多人间之苦,但做这一切对自己有何意义?自己投奔了关东军又能有何待遇?

关东军不过一联盟,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志,自己过去了不过是当作个卒子帮着人家攘除异己,但自己作为一个没有什么根据地和兵马的人未来如何立足,如果董卓这座大厦倾倒了,这些人很快便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