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你远在边城这些年,宁国无大事,但朝廷政务差不多都是在照着王氏的意见办理,我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就过了。太子本来也很好,但他与王家是至亲,让他继位,难免会日趋削弱我刘氏王族。如果太子选妃时皇后不力主太尉之女倒也罢了,若太子继位,两宫皇后都为王家之女,我着实不安。我也想过废除太子,一来鉴儿也是我的儿子,且并无大错,废之无名;二来王家绝对不服。王氏一族掌握了东军军权,若是起兵,我宁国便大乱将始。我怕这几百年的基业毁在我的手中!”

太子刘鉴与璃亲王刘绯都是安清王从小看着长大的,两位皇子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都有可能继承王位。安清王明白,自陈皇后过世,宁王对四皇子便心存歉疚,然而王家外戚坐大,他不得不立刘鉴为太子。为保存皇族实力,安清王自己亲掌右翼军远驻边城,算是分了部分兵力,绝大多数军权仍由王太尉掌握。若是太子继位,兵权皇权王家都有了,刘氏一族以后的命运难测。

安清王小心道:“王兄意思是……”

宁王郑重拿出遗诏,交到他手中,对他深施一礼道:“为保我刘氏一族,难为王弟了。”

严肃的神情现于安清王饱经风霜的脸上,他跪下起誓:“定不负我王所托!”再站起来,身上傲然勃发出一股轩昂之气。

宁王低叹:“若不是你当初身陷温柔乡,这王叫你做了,宁国哪来这么多烦扰!”

安清王摇摇头:“王兄此言差矣,我脾气暴烈,不是做王的料。倒是王兄隐忍温和,大度从容,方才保得宁国几十年富足安康。父皇当初目光犀利,早已瞧出我这弱点,我做保国擎天柱可以,做王却是不配,所以父皇才赐我赤龙令。”

宁王清瘦的脸上现出一丝激动:“你我同胞兄弟,当共保刘氏基业,不负先祖!只是,我怕我等不到那一天,就要扔下这堆烂摊子来麻烦王弟。只希望子离能历练出来,不负我的期望,这几年的谋划,可以消弭战祸清除外戚。”

回到风城后,安清王骇然发现就算他手持赤龙令,可在危急动荡时接管风城城防,然而王家势力几十年经营,要顺利控制情势,谈何容易。不管是右翼军还是南军都离风城太远,最怕是一切的谋划还未完成,宁王已经驾崩。太子继位,总归是名正言顺,如没有大的失误,宁王这一遗诏也难以服众。师出无名,四皇子起兵便是忤逆之罪。到时朝中分为两派,宁国就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陈国敢起兵来犯,必已和夏国联盟,而启国的狼子野心早已昭显。宁王病重之时,陈国就迫不及待,如果此时两位皇子争位,那几国定会乘虚而入。

《蔓蔓青萝》第二十一章(7)

三年的军旅生涯,想必璃亲王已做好一切准备,他该回来了。现在王家早有防范,离风城最近的东郊大营里,二十万东军虎视眈眈,他严令刘珏不得轻易回风城,就是为了不给王家借口阻碍,让刘珏能把南军牢牢控制在手中。而现在,从临南城回来,日夜兼程也要十日工夫,再晚就真的只能起兵硬抢了。

安清王看了看照阿萝意思给刘珏写的回信,想了想,不怀好意地改了:“相府三小姐对你极其不满,吵闹着要退亲,安清王府颜面扫地。太子得知,意欲纳其为侧妃,你总不能让老子帮你抢媳妇吧?”

他又提笔修书一封与子离:“十五日之内赶回风城!”

将信用火漆封了,安清王叫过一乌衣骑死士:“赤凤,你是我乌衣骑赤组首领,现领三人,秘密出城,务必亲手把信交于璃亲王。如遇拦阻,立刻毁信。哪怕只剩一人,也要亲口告知璃亲王,说本王十五日内要见到他本人!”

赤凤跪下,坚定回道:“王爷放心!”

赤凤走后,安清王轻唤道:“暗夜!”

书房外飘进一条身影:“请王爷吩咐!”

“你是我乌衣骑里身手最好的人,这是本王印信,你持了亲见璃亲王,说本王说的,十五日内一定要带兵赶来风城。嗯,理由嘛,床前尽孝好了。”

暗夜有些吃惊:“王爷信不过赤凤?”

“不是信不过,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就算赤凤失手,也要保证璃亲王得到讯息。”安清王沉声道。

暗夜不再多问,接过印信,悄然退下。

刘珏去临南时带走了乌衣骑的玄组与冥组死士,府里如今还有三骑。安清王瞧了瞧给刘珏的信,唤来另一鸽组死士:“三日内将此信传到小主人手中。”

办完这些事,安清王有些怔忡,冬季的风城,终于起风了。他想起了青萝,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