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洌�602-)。

甲戌年(674)咸亨五年/上元元年2月遣刘仁轨征新罗。8月高宗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改元上元。12月于阗王阇伏雄、波斯王卑路斯来朝。武则天上表十二条。是年李治召见孙思邈,思邈辞疾请归。

乙亥年(675)上元二年2月刘仁轨大破新罗。新罗遣使至唐召谢罪”。3月李治诏令武则天摄国政。则天多引文学之士密参政事,时人谓之“北门学士”。12月龟兹王白素稽献名马。是年武则天令元万顷、刘祎之等撰《列女传》、《乐书》、《百僚新戒》等书。

丙子年(676)上元三年/仪凤元年2月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3月吐蕃攻鄯、廓、河、芳等四州。8月置南选使。青、齐等州海泛溢,漂溺居人五千家。

丁丑年(677)仪凤二年4月河南、河北旱,诏赈给。5月吐蕃玫扶州。12月敕关内、河东诸州招募勇敢以讨吐蕃,募兵制始此。是年册卑路斯为波斯王。

戊寅年(678)仪凤三年正月百官、“四夷”朝武则天于光顺门。遣曹怀舜等分往河南北募猛士,不问布衣及仕官。9月唐军李敬玄与吐蕃战,败绩。

己卯年(679)仪凤四年/调露元年2月东都饥,宫出糙米赈饥,时钱物渐贵。7月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五旬而毕。裴行俭护送卑路斯归还波斯,不得入其国。8月设安南都护府于交州。

庚辰年(680)调露二年/永隆元年3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山。8月废皇太子李贤为庶人,立英王哲为皇太子。9月遣使赈恤河南、河北诸州水灾。10月文成公主(625-680)卒。12月李淳风进注释《五曹》、《孙子》等十部算经。永隆中王方翼在夏州都督任内,以牛疫无法耕作,造人耕之法。

辛巳年(681)永隆二年/开耀元年正月突厥侵原、庆等州。7月夏州群牧使奏:自调露元年九月以来丧马十八万匹,吏卒为胡所杀者八百余人。8月河南、河北大水,许灾区往江淮以南就食。

壬午年(682)开耀二年/永淳元年正月以年饥令关内诸府兵于郑、绥等州就谷。6月关内先水后早,蝗继以疾,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是年孙思邈卒(581-682)。

癸未年(683)永淳二年/弘道元年4月绥州部白铁余起义据城平县,寻被镇压。12月高宗卒(628-683)。李显即位,政事决于武则天。是年薛仁贵卒(614-683)。

编辑本段

史籍记载

本纪第三高宗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字为善,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皇后长孙氏。始封晋王,贞观七年,遥领并州都督。十七年,太子承乾废,而魏王泰次当立,亦以罪黜,乃立子治为皇太子。太宗尝命皇太子游观习射,太子辞以非所好,愿得奉至尊,居膝下。太宗大喜,乃营寝殿侧为别院,使太子居之。太宗每视朝,皇太子常侍,观决庶政。

二十三年,太宗有疾,诏皇太子听政于金液门。四月,从幸翠微宫。太宗崩,以羽檄发六府甲士四千,卫皇太子入于京师。六月甲戌,即皇帝位于柩前。大赦,赐文武官勋一转,民八十以上粟帛,给复雍州及比岁供军所一年。癸未,长孙无忌为太尉。癸巳,检校洛州刺史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参掌机密。八月癸酉,河东地震。乙亥,又震。庚辰,遣使存问河东,给复二年,赐压死者人绢三匹。庚寅,葬文皇帝于昭陵。九月甲寅,荆王元景为司徒,吴王恪为司空。乙卯,李勣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一月乙丑,晋州地震。左翊卫郎将高偘伐突厥。是冬,无雪。

永徽元年正月辛丑,改元。丙午,立妃王氏为皇后。张行成为侍中。二月辛卯,封子孝为许王,上金杞王,素节雍王。四月己巳,晋州地震。五月巳未,太白昼见。六月,高偘及突厥战于金山,败之。庚辰,晋州地震,诏五品以上言事。七月辛酉,以旱虑囚。八月戊辰,给五品以上解官充侍者半禄,加赐帛。庚午,降死罪以下。九月癸卯,高偘俘突厥车鼻可汗以献。十月戊辰,李勣罢左仆射。十一月己未,贬褚遂良为同州刺史。十二月庚午,琰州獠寇边,梓州都督谢万岁死之。

二年正月戊戌,开义仓以赈民。乙巳,黄门侍郎宇文节、中书侍郎柳?#93;同中书门下三品。乙卯,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叛。四月乙丑,命有司毋进肉食,讫于五月。七月丁未,贺鲁寇庭州,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以伐之。八月己巳,高季辅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