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李治收回了自己的二郎腿,也没有在让众将起身,思考了一下,才缓缓的开口道:“本帅知道众将领担心什么,但本帅必须去,不仅仅是因为本帅要争功。如果仅仅是这样,却是不必如此,这大唐天下未来都是本帅的,又何必甘冒此险,本帅也早料到诸位有此疑虑,本帅今天就给各位将军,一股脑说个明白。

贞观十六年,本帅大哥李承乾被废,太子之位本应是本帅四哥的,但父皇却让本帅承袭太子之位,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天下人均认为本帅是运气好,捡来的太子之位,德行功劳不足,所以本帅必须在此次征辽大战中立下大功,很大很大的功,堵住天下之人的悠悠众口,此其一;

其二,自有隋一朝一来,我中原王朝多少英雄,多少好汉子葬身在辽东,这辽东又耗费了我中原百姓们多少元气,这个仇不得不报。各位将军,想必不知道吧,至今在高句丽境内,还有我汉人子弟尸骨堆成的‘京观’,本帅今日要是不把高句丽杀个底朝天,何以蔚我汉家子弟的在天英灵。”说到这儿,李治的声音徒然大了数倍,声音中更是杀气腾腾。

就连姜恪等人,心中也是不由的激荡起来,这些人的父辈叔伯们,很多人都参加过当年的征辽大战,说不定在那累累白骨堆成的京观中,就有自己父辈的尸骨。

稍微压下心头的怒火,李治缓了口气,继续说道:“第二,就是本帅对龙骑军的信心了。龙骑军拥有整个大唐最华丽的装备,无论弩、槊、投枪、战马、盔甲、吃食、兵饷都是最好的,训练也是最勤最苦的,而龙骑军的前身,河东边防军,本身就是参加过定襄之战,直捣过突厥大营的英雄军队,底子扎实。如今这一番变化,战力绝对是大唐第一的,九千骑兵,打不过人家,难道逃还逃不了吗?”

李治声音说到最后,越来越凌厉,看向众将的目光也越来越不善,很蔑视的味道。

“第四,百战雄狮,任何一只军队想要成长起来,都是要经历一场场血战,在生死间磨练自己,在尸山血海中成长,这一次牵制高句丽联军,压力是大,一个不好,就是全军覆没,但没有压力,又何来的动力。

本帅要孙青阳和张文旦这些党员教导龙骑军认字,教导龙骑军为什么要打仗,教导他们兵法战术谋略,这都是为了什么。

你们为什么不想想,本帅为什么不去教导其它边防军,而选择你们。最好的都给你们,那都是因为河东边防军是一只英雄的军队,英雄是应该得到最好的东西,英雄部队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培养,这些未来都是可以当校尉甚至将军的,你们难道没有一个人能够体会到本帅的良苦用心吗?”

李治的眼睛有点红了,声音都开始嘶哑起来了。

“噗通”一声,姜恪猛地将头磕在地上,吓得李治心中一颤。

“军帅,你不用再说了,刀山火海的,姜恪陪你走上一遭,想要取军帅的性命的,先要从我姜恪的尸体上踏过去,姜恪愿为军帅效死。”

“末将等愿为军帅效死”“末将等愿为军帅效死”“末将等愿为军帅效死”。。。。。。

这些平日里耿直的粗放汉子,学着姜恪不断以头触地,大声的吼着,显然被李治一口口‘英雄的军队’给感动的不行了。

李治抹了两把寂寞无人知的泪水,大步上前将每个人都亲手扶起来,看着这一众将领,李治动情的道:“各位将军们,本帅。。。誓与龙骑军共存亡,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誓与龙骑军共存亡,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誓与龙骑军共存亡,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誓与龙骑军共存亡,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李治满意的看着众将领,眼圈微红,那种只存在与生死相携的战友间的感情,在众将士心中缓缓地流动,模糊了彼此间地位的差距。

唉,当领导也不容易啊。自从咱当了领导,饭也吃得少了,人也变得瘦了,就连原来青春热血型的大脑,也变成现在腹黑猥琐型的心肠了。这戏演的,真累啊。。。。。。

而一旁记录的归海一刀,则是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奋笔疾书着李治的光荣形象。。。。。。

※※※※※※※※可爱的分界线※※※※※※※※

竖日,风郎气清,惠风和畅,在盖牟城外的平原上,早早的搭起了一座高高的点将台。

李治一身玄色明光凯,红色的披风,脖子上系着淡黄色的团锦,留着马尾辫,两边的刘海缀到了眼角两边,左手按上横刀的刀柄,右手持着自己独家武器“残血”战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