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其中朱雀大街为长安主干道,阔达四十丈。整个长安城大体呈方形,周长约七十里,城里有十四条东西大街,十一条南北大街,这些纵横交叉的大街把长安城分隔成许多方块区域“坊”,每个坊都有不同的名字,颇有点现在街道的味道。

这些“坊”中包括有东西两个市场和一部分寺院名胜地区,其它大部分都是住宅区。

旁边的萧淑然告诉李治,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坊了,长安共一百一十座里坊,寻常的住宅区也是店铺林立,很热闹的,更不用说两大主商业区东市和西市。东市和西市每个都占了两坊用地。

不觉间,萧淑然就成了众人的导游,虽是萧家大小姐,但性格跳脱的她,可是长安夜市上的常客,尤其是女扮男装,俊俏的模样让无数夜市上出没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双眼发直,每当这个时候,小丫头就会很开心,恶作剧一般。

李治一众往的是东市那边去。

夜晚的长安城虽然比不上白日的时候,但在热闹的坊间,却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路上上官青衣眉开眼笑的,和萧淑然不同,自小就被父母当作大家闺秀将养的上官青衣是没有这种自由,可以在夜市上游逛玩耍的。

不要以为古人早熟,就没有任性,今年也才十七岁的上官青衣,现在还处在少女的叛逆期中,平常都是时时被压抑的,恐怕这也是她喜欢和萧淑然亲近的原因吧。

从萧淑然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和这个时代所有人所不同的气息,奔放、开朗,充满少女特有的青春活力,哪怕是在风气开放的大唐,这种自由的气息也是很少有的,不过这也和萧大小姐的家世有关。

兰陵萧家大小姐,大唐晋王的绯闻女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禹的嫡女,这些显贵至极的身份,站在时代高端的地位,让萧淑然没有多少机会去品尝那渗透在生活点点滴滴中来自于阶级的压迫力量,始能保持心中一片赤子情怀。

在这个时代,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其中自然有李治的宣传在里面,早早就被预定,不愁婆家的萧淑然,而且夫婿还是很受陛下宠爱的晋王殿下,这一切都构成了萧淑然得以嚣张自由的成本。

如今看来,效果还是很令人惊喜的,从她身上,深吸一口气,李治都能嗅出那股后世都市女孩特有的自由骄傲的气息。

难得出来逛夜市,到杂耍表演,胭脂首饰,小吃摊林立的地方,李治也陪着萧淑然、上官青衣以及新晋德妃的金胜曼去凑热闹。

特别是到了小吃摊,萧淑然更是喜欢,拉着李治买了许多的甜糕点心,干果肉脯,让后面跟着的大内侍卫们头上、身上、手上都挂着东西,十足的移动货架。

李治此时心中感慨着大唐夜市的小吃比起前世南京的夫子庙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东西方的小吃在长安城这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坊中,汇聚、融合、创新、传播,盛世大唐的气息,就在这喧闹声、欢闹声中,越来越浓。

自进入夜市起,萧淑然就一直很没有觉悟的拉着李治,丝毫不顾李治想要去安慰上官青衣的心情,老霸道了,而上官青衣,根本没有理李治的抛来的媚眼,此刻正被大唐珠宝店里精美的翡翠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

反而是萧淑然似乎对这些“石头”,兴致缺缺,放下了李治的手臂,少有的坐了下来,品着茶,,晃悠着一双莲足,悠哉悠哉的吃着店主准备的点心。

转过头看着一路上默默无语的金喜善(金胜曼),李治自得的笑道:“我大唐长安夜市的景象,如何?”

咬着自己的红唇,目光复杂中微带一点痴迷的看了那些精美的首饰,金喜善冷冷的哼了一声,也不说话。

淡淡然一笑,李治也没有再说什么,前世的时候,那些哈韩族们,如果到了这个时代,见到如此场景,不知道他们那颗“中体韩心”,还能不能坚挺起来。

“小姐,这是极品的大光(缅甸)玉,光洁明亮,颜色既鲜亮又平和,精华内蕴其中,被长安很多贵公子、大家闺秀中爱玉、佩玉的人所钟爱,您手上的这枚吊坠,是我们‘周大福’,龙渊一年推出来的新产品,是有名设计师倾情打造,‘绿野之心’,全大唐限量版,只此一枚。而且请您安心,我‘周大福’珠宝店,是大唐最有名的珠宝店,信誉保证,童叟无欺,每一件珠宝首饰我们都会发相应的鉴定文书,假一罚十,切切不会有丝毫作假在里面。”

说话的是一个近乎憨态可掬的中年胖子,一脸笑意,极具亲和力,滔滔不绝,但却丝毫不会让人厌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