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归海一刀为人豪爽,也没想其它,一路奔驰而来,气喘吁吁的肃然拱手回应道:“卫国公曾教习狸下兵法,算是陛下老师之一了,陛下遣某特送一副锦联,以弟子之礼慰老国公在天英灵!”

红衣指挥使低低的长吁一声,“还请入营,献联才是!”

归海一刀一拍脑袋,呵呵一笑。

众人汇合后,加快脚步,及至到军营前”一番禀报,辕门大开”早已得到通知的此次南征大军后勤部长薛元超”一脸哀容率人迎棺柩”得知李治的对联,赶忙让人备香案。

“此联乃陛下为国公爷所做”以表陛下对国公爷淳淳教导之心。”归海一刀大声颂道。

场中众人闻言感慨唏嘘不已,薛道衡之子中书舍人薛元超摇头大为感慨,仰首大叹道:“药师公地下有知,得知陛下如此隆恩,当无憾矣!!”

“献联!”归海一刀跳下马,双手高高捧起锦联,走到香案前”转身直视众人,手一抖,红色锦联随风轻展。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夹唐威。”

归海一刀一连长吼了三遍,声音在星宿海久久回荡不绝,漫野都是“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大唐威”。

正在众人心生悲鸣时,归海一刀却突然转身用香案上的香火点燃了锦联”将燃烧起来的锦联高高抛起,归海一刀大悲:“药师公魂兮归来!三生为神!”

众人齐拜,大呼“药师公魂兮归来,三生为神!”

反复呼唤中,马车上的棺柩被抬出来了”黑色的棺柩披的一角被归海一刀接过来,大声道:“陛下口谕,归海一刀代圣上抬棺!”

当棺柩被抬到香案前,工匠们正式为棺柩钉封。

薛元超将一坛烈酒高高举过头顶,缓缓绕着棺柩撤了一圈,躬身长拜:“药师公与我父相识相知”故人之子无以为继,仅希望药师公黄泉一路走好,来世再谱一曲风云。”

所有人群全体跪倒了,四面山头竟是哭声大起,星宿海美丽的风景此刻也似乎苍白了。

“药师公,何日魂兮归来!”

苍茫之声骤起,黄昏下的星宿海,吹起子激越悲壮的大唐烈烈号声。!~!

..

第十一章 黄昏独坐,和上官青衣调**

又是夕阳西下,黄昏下的布呤河上如同抹了一层媚人的胭脂。落日的余晖照着唐军大营高杆上大旗在风中孤零零的,哗哗作响,厚厚重重的云雾也盘踊在天空中,一条条绛色霞彩迸射,宛如沉沉大海中惊起跳跃的游鱼,偶然还翻滚着金色的鳞光。

布哈河远处是来回巡逻警戒的锦衣卫,一身红色飞鱼服,神情肃穆,不时的看向布哈河边上黄昏独坐的身影,又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四周,才微微松心。

李治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布哈河边上,夕阳穿过了山峰,反映在水里面,李治好似看到水上生了一层带血的铁诱。

身后突然传来轻轻一声叹息,李治侧头深深吸了口气,一股氤氲的桃huāhuā香袭来,李治知道谁来了。上官青衣。

有所察觉的李治还是仰头问道:“是谁?”

一身黑色甲胄红色内衫的上官青衣看着李治落寞的背影,嫣然轻声道:“妾身青衣。”

“过来吧!”

伊人点点头,沉默的在李治边上坐了下来,上官青衣不是个多言的女子,因为多才,所以孤傲,昔日若不是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皇妃,此时也无心陪着李治独坐布哈河畔。

李治神情愕然,三分惊七分奇,心神急转,自己众妃子中,武媚娘、萧淑然自不多言,金喜善和竺寒萱(公孙竺萱)和自己关系复杂,但唯独上官青衣,李治不知如何面对。

上官仪的小女儿,上官婉儿的亲姑姑”与众女不同的是,上官青衣清冷孤傲”但又对于现状很满足,从不去做些才子佳人的一帘幽梦,只是喜欢一个人沉醉于书海词章中,捕捉那一缕只属于她的心动,让一贯以风骚惊天下的李治也有点无处下手的尴尬。

她静静的站在那儿”就极有架子,若是在一些诗歌会上,李治虽未曾见过,但想必架子只会更大。

李治突然微微一怔,低头愣愣的盯着上官青衣玉递过来的酒囊,上官青衣轻声道:“三十年的女儿红!”

李治点点头无声的接过酒囊,酒塞随手扔了开去,闭着眼猛吸了一口酒香”“好酒!”

仰首喝了一大口,霎那间好似一团流动火焰游遍全身“痛快!”李治大赞了一声。

“可惜老国公再无缘和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