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В俊�

这个波斯来的老商客仍是打躬不迭:“先生有所不知,我们乃波斯贝尔特伦区的商人,都是托大唐皇帝圣明的福气,和天下会这数年的交易得了些钱财。今年大唐皇帝采选,我等也琢磨着要给尊贵的唐皇陛下献上女子,同伙合计着献一个美丽的胡姬咧。”

李治听得大是诧异,波斯商人集体献胡姬,这可当真是天下头一份!

胡姬之风盛行大唐,“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貌美的胡姬价比黄金,可遇不可求,大唐不少官员大有娶胡姬当小妾的,但皇帝选秀大典,不仅是让皇帝个人享受,更有延续皇家血脉的含义在里面,谁敢用外来的胡姬采选?不用说这帮人是想通过鸿胪寺和国宾馆打通其中环节,可是唐俭现在依旧兼任着鸿胪寺少卿,依他那种办事的性子,一辈子不阿谀媚上,也不凡事争先锋芒毕露,大抵是走着钢丝立不大不小的功,绝无犯大过,没事多在皇帝面前露露脸也就这样了,指望唐俭冒天下之大不韪让胡姬参加采选,八辈子也没这可能,而这群东渡的波斯商人千里万里都走过来了,最不缺的就是韧性了,于是双方僵持着,干脆这群波斯客就在这打地铺了。

心思闪烁间李治笑道:“你等有家人朋友在大唐当官?好福气呢。”

一个粗壮的波斯胡汉连忙摇手道:“不咧不咧,草民能有这福分?”又一个胡汉抢着道:“唐皇采选呢,有人上心,七夕而止!不知说几多遍了,我们这些商人又有专门打探消息的人,谁不知道?”

李治招来了远处观望的金喜善,转头笑问:“那你们既没人当官,又非大唐在籍百姓,何必趟这等浑水,白白花费银钱不说,大热天的还要在这手这个鸟气?”

胡汉子正要说,精瘦的老商客低声呵斥道:“一边去!胡咧咧个甚么?”回身对李治躬身笑道:“他是个瓜瓜,公子信不得,胡姬自是我等化外庶民诚心献纳了。”

李治笑着连连点头:“老先生走过不少地方,听着口音,瓜瓜的,去过川中吧。你这胡姬,都是自己掏钱,不会有人逼你们吧。”

“公子错吔!”一个胡汉高声道:“要是逼俺们,俺们还用在这打地铺,现在是胡姬个个貌美,送也送不出去,这可都是咱家商会下了心思寻来的,其中最美的,花了十斛的明珠,不过公子没福分见着了!”

李治吃了一惊,十斛明珠,连他也想叫一声大气魄了,脸上笑道:“哦,这是为何,是不是太美了自己看上了,不准备献给唐皇了。”

那汉子脸色憋得通红,想说话,却竟是硬生生回过身去了,老商客叹息一声道:“这位公子,看你也是个好人,也不瞒着。那女人在我们波斯也是大大的有名,身份尊贵,只是得罪了人,全家被抄斩了,如今刚来长安就被义宁坊波斯寺的景尊收为景士了。景尊不信我等能成事,就把那女人留下,我看是打算私下里进献给唐皇,反正都是波斯人,唉,左右也不是个坏事。”

李治和金喜善对视一眼,思忖着笑道:“倒也是,景尊,你所说的波斯寺乃是已经过世的太宗陛下贞观十二年下诏,允许传教的景寺吧,教主称为景尊,教规曰景法,其传播曰景风,其作用曰景力,教徒曰景众,教士曰景士,僧之命名者有景净、景福、景通,我说的可有误?”,““是是是,公子无误有理哩。”波斯老商客笑道,这时胡姬中一阵琵琶声响,还有人在跳胡旋舞,李治和老商客也就停下来交谈,欣赏胡姬的妙舞。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胡姬确实别有一番味道,难怪我那大舅子萧陵整天留恋酒肆呢。”李治微笑道,金喜善秋眸轻转,似笑非笑的,“动心了?”

语点稍落,突然,一个胡姬“啊!”尖叫一声,还不待李治等人反应过来,哗啦啦的天空中大雨顿时磅礴了起来,夏天的雨来的突然,顷刻间含光街便水雾朦胧,李治、金喜善和一干莺莺燕燕还有波斯商客一起躲进了就近的一家酒肆中,此时正是长安百姓家中就食的光景,路上人出奇的少,此时大雨连绵,更是不见人影,一时间刚才还略显燥热压抑的含光街顿时空寂了下来,只剩下黄豆大的雨水与脚下青石板撞击的脆声,滴滴答答的倒也诗意的很。

“也不知道明天还能否说服唐大人,这日子难过啊。”老人扶着门窗叹了口气,尽是惆怅,窗外的风雨吹打在身上也全然不顾。

老人可还记着当初对商会其它老友定的承诺,一定要把这些精挑细选的波斯好闺女送到唐皇陛***边,波斯商会无数的海外旅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