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1/4页)

林蔚刚刚直起的上半身,噗通一下像块死肉一样仆倒在地,只有嘴角还汩汩的冒着血,再也发不出一丝声音。他身边的士兵都是林蔚平时的嫡系精锐,见旅长被这群不之客打死,一时间都疯了般,再也不顾身后狂轰乱炸的步兵炮和胡乱扫射的重机枪。

他们纷纷直起身子,举枪向黑暗射击,他们要给旅长报仇不论是谁都不行。于是整个战场上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十一师的两个旅三十二旅和三十三旅互相打了起来,而山东军的伏兵又在三十二旅的身后疯狂扫射,仗打成这个样子已经乱七八糟,但总体趋势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吴孝良的山东军倾斜。

等双方意识到对方是友军的时候已经晚了,双方都损失惨重,这次友军之间的火并带来了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士气跌倒谷底,所有人不论是三十二旅还是三十三旅都已经无心应战。

林蔚一死反倒没人再提撤退,而是敢死一般又掉头向山东军的阵地冲去,两个多小时以来,山东军射击杀人杀的手软,几乎每分钟都有十一师的人在死去,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

三十二旅终于撑不下去,在绷到极限之后,轰然奔溃,四散逃走。三十二旅这一溃败,又将三十三旅也带的无心战斗,但总算还有组织的向后撤去,不过接下来山东军的动作让三十三旅也彻底失去了秩序。

不知何时,山东军的重炮开始开火,在三十三旅的散兵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于是,仅存的那一点士气也烟消云散,跑的甚至比三十二旅还快。

林蔚的尸体仍旧静静的躺在战场上,一双未来的及闭上空洞的眼睛无神的面对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雪停了,温度降的更低,渗出的鲜血和着军服在他身上结了一层薄冰。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对面其实只有一个团的话,可能那双呆呆面相满是乌云的天空的眼睛就更不会闭上了吧。

三十二旅几乎全军覆没,三十三旅遭受重创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蚌埠。指挥部内,陈诚的脸阴沉的可怕,那张脸渗出的寒气似乎都能把周围的空气结成冰。

陈诚低估了董海滨的能力,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董海滨当初的事迹,此前陈诚也有所耳闻,曾本吴孝良带着的一干学生兵将其缴械,最终撵出了保定军校。

所以一直以来,在陈诚印象这个董海滨都是个有勇无谋的角色,但如今看来他的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而且他已经为自己这种轻敌思想付出了几乎难以承受的代价。

十一师三大主力旅,三十一旅被围宿县,三十二旅几乎全军覆没,三十三旅情况相对好一些,据报是成建制的撤离战场,但也是士气全失,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上战场。

尽管困难重重,形势不利,陈诚也没有想过撤军,他的手里还有五个旅和一个独立团,虽然是新兵,但这些人马使他仍旧有足够的实力翻身。基于此前战况的判断,如果能把他的两大精锐旅重创,董海滨的主力应该还在宿县周围,那么身在固镇的董海滨本人以及他所带的人就应该是个吸引他的诱饵,兵力肯定不会多。

陈诚不由得佩服起这个就在一天前他还瞧不起的北洋旧军官,身为一军之主能够把自己当做诱饵置于险地,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他自问连他自己都无法做到。

“传我命令,三十四旅、三十五旅立即由佯攻转为主攻,三十六旅绕到固镇守军侧翼配合正面战场……。”

真正的战斗终于打响,陈诚又一次判断失误,固镇里就是十七师的主力,所以他又将一脚提到铁板上,只不过陈诚的脚硬度很高,铁板也有点吃不消。

董海滨没想到陈诚竟然会突然发动猛攻,一点征兆都没有,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防线差点崩溃,好在十七师这八年来的训练没有白费,总算在最后关头稳住了战线。

此时,西寺坡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到董海滨的指挥部,董海滨立刻意识到,十一师的反常举动一定是急于陈诚错误判断了自己主力的位置所导致的。这让他有点哭笑不得,但又不能上赶着去解释,说你陈诚又判断错了,我主力就在你前面呢,咱俩别死磕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和陈诚死磕一把,在那个杨效欧的队伍南下之前,将十一师彻底解决。但随着战斗的深入,董海滨还是深深的被震撼了,他意识到十一师主力被歼灭纯粹是他的运气太好,伏击成功。如果面对面打,他没把握一战取胜。

战斗开始往胶着的趋势发展……

第543章 幽燕非故国(一)

最终原定于三十日的会谈还是推迟了,时间进入十二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