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1/4页)

一时之间,南京城上下各界除了一干党政公署以外都无一例外的沉浸在悲痛之,各界人士纷纷撰纪念这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年轻上将。

噩耗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胡适等各界名人亦是纷纷撰以示纪念,其有一位名气并不高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人,这个人叫毛润芝。一篇章大气磅礴,先是对吴孝良的半生功绩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到半途话锋一转,一针见血的指出此事件背后必有阴谋,而国民党当局对于将军的遇害不闻不问,这其大有深意,在对其谴责的同时,又大力呼吁尽快立案调查,揪出真凶,好让将军英魂瞑目。

这是第一篇将矛头直至国民党央乃至蒋正的章,虽然此人籍籍无名但却在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这才反应过来。是啊,直到现在南京方面也没对将军遇难这件事做过明确的表态,甚至对此事的发生还装作不知道而不闻不问。更有传言说这是国民党内别有用心之人造的谣。有自称了解内情的人透露,吴将军的确遇刺,但只是受轻伤,目前正在返回济南途。据说这些消息来自武将军的警卫队长。

人们迷惑了,不知道到底该相信哪个消息。

但随即三张照片的登报,又彻底坐实了关于吴孝良已经遇难消息的真相。现场一片狼藉,那片废墟怎么也看不出曾是将军的专列,几十具烧焦的尸体排成了行,狰狞可怖,已经无法辨认。

据称这三张照片来自吴将军遇难地附近小镇的居民,据称他亲耳所听,吴将军已经遇难,并且遗体就在那几十具尸体当,可吴将军的警卫队长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而是将所有尸体就地掩埋,带着人匆匆北上。

照片与消息一出,全国哗然,人们所熟知的吴将军是照片上英俊瘦消的年轻半身戎装像,而今却成了一具具焦尸的其之一,这又如何让广大国人接受?

悲痛与惋惜倏忽间便汇聚而变成了愤怒……

第548章 幽燕非故国(六)

老蒋最近心情不错,但身边总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吴孝良若如所愿被不明不白的干掉。在事后,他的特情人员曾有人告密,事实是当时他们派出的那队人马任务已经失败,安放在旱桥上的炸药没有成功起爆。真正要了吴孝良命的爆炸是在过了旱桥以后约十五里地的一处高地,这里其实是绝佳的爆破地,只不过那里距离当地一个镇子极近,他们这才将起爆地点选在了次之的旱桥。

那背后另一双打算炸死吴孝良的黑手是黑?蒋正第一次觉得脊梁阵阵发凉,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做了螳螂,而真正的猎手是哪只站在他身后的黄雀,必须把这只黄雀揪出来,这绝对是颗定时炸弹。

但翻回头来,蒋正对暗杀行动非常不满。这次策划是由杨永泰通过政学系人马一力安排的,但或许是他们平素搞惯了政治斗争和阴谋并不擅长暗杀,居然出了这么大一个乌龙。可再怎么埋怨也晚了,这种事肯定不适合去交给何应钦以及一干军人去做,而这些合适去做的又都是二把刀,看来必须组建一只听命于自己的秘密部队才行。

同时,老蒋在得知其的蹊跷之后又立即命杨永泰做一次细致的调查,一定要确定吴孝良本人的生死。

“委座,调查结果出来了,吴孝良万无生还之把握。”

一叠并不算厚的件被放到老蒋面前的办公桌上,摆在最上面的赫然是一张吴孝良警卫队长于三和失魂落魄的模样。老蒋随手翻到下一张,却是于三和于烧焦的尸体堆前痛哭流涕,照片细致的几乎照遍了每一个角落,但老蒋都没有从看到半点属于吴孝良的影子。最后拿起了书面报告仔细的看了一番,这才长舒一口气。

他真的完蛋了,老蒋暗自嘀咕。心压制住隐隐欲动的兴奋,表面上却神色如常,没有任何变化。他身为领袖自然不能让手底下人看到自己的真实感情。

既然确定了吴某人的生死老蒋就可以安然执行他的下一步计划。

“把这几份电报发下去,要快!”

杨永泰有些神伤,委员长已经不再像从前一般倚重他了,从前可不会叫他去做些只有侍从才做的杂事,更不会不称先生,最差也会叫他的字,而现在就是直接呼喝而去。言语上和行动上的怠慢,让杨永泰很受打击。的确,自己这次事情办的糟糕头顶,如果单单失败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还让委员长背了黑锅,犯下这种愚蠢之极的错误,换做是谁身为上位者终究也会对指挥背后搞阴谋空谈的他产生看法的。

杨永泰在心底轻叹一下,拿起那一叠电报向外走去,他简单的翻了一下,脸色立时大变。他竟然在走廊上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