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报告教官,所有人员练心一次,请指示。”田大壮萧立汇报。

“你小子谎报军情,吓晕的不算数,你们谁敢脱光衣服与蛇共舞?”杨关大声询问,扫视全场。

无风起浪,有人吓得磕牙,害怕了。(未完待续。)

第117章布局与养成

霞染心胸,意战雷霆。

朝霞耀天边,霞染天地间。

傲立山巅,举目眺望,九彩缤纷,一片璀璨。

沐浴其中神清体泰,只觉得霞光点燃了心胸,激荡起一股勃发之力,铮铮向上,振奋待发。

“大壮,你带领二十人从西方山林中摸出去,隐藏于侧,待机而动。”杨关下达命令,右手极其隐蔽的做出一个八字型。

“是,保证完成任务!”田大壮挺身领命,随即转身挑选人员。

迅速选择了十二名原八路军战士,以及八名射击优异之人。

集体身着日军军服,配备日式武器,携带了两挺轻机枪,两门迫击炮,弹药若干。

“魏和尚、潘云龙,你们也跟着去,一定要摸清小鬼子的意图,以及鬼子在周边的兵力部署。”杨关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是,保证完成任务!”潘云龙领命待发。

“教官,我是您的警卫员……”魏和尚抓着脑壳询问,一脸不情愿。

“你还不够格,多学着点,尽快熟悉我的作战模式,而且,你们的任务很重,去吧。”杨关严肃的说道,摆手打发小分队出发。

队伍齐装满员,隐隐地透着一股杀气,顺着山林向后山进发,转瞬间消失在丛林之中。

几只鸟儿受惊高飞,此起彼伏延伸至远方。

杨关对小鬼子的部署产生了怀疑,三路包围监视,唯独放任西面的山峦不管不顾,太奇怪了。

留有后路,不像是铁桶围困,这种态势不像小鬼子的作风,以至于猜不透鬼子的用意。

依照常理,撤走山路安全可靠,便于隐蔽行迹,钻入其中很难被人发现,搜捕也显得很乏力。

但小鬼子偏偏放弃了对山林的封锁,反而严密布控另外三个方向,逆反了常态与规律。

若是小鬼子为十六车物资而来,在他们的眼线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理应即刻攻山才对。

此刻却是围三缺一,不急不缓,显然是不在意这批物资,而是另有图谋,猜不透。

杨关也没有办法,如今生存于夹缝之中,没有后援与情报系统,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显得很被动。

这里与双山沙不同,没有长江阻隔,而是四通八达,只要身手了得,任何方向皆可上山。

而最大的短板是情报来源,完全没有就意味着挨打。

这一点很重要,没有发展情报人员,也不具备群众基础,处境很艰难。

因此才刻意暗示田大壮,带领八路军打探情报,同时建立情报站,而后网络式的铺开。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群众,建立一帮稳固而可靠的眼线。

八路军拥护劳动人民,必定拥有独立的情报机构,因此带上几名战士联络疏通,探查鬼子的部署应该不难。

倘若可以共享情报,对于双方沟通带来了便利,增进了解的同时也便于消灭小鬼子。

这是他大胆性的尝试,明目张胆的启用八路军,很容易被殷珍发觉,而且还有众多国…军环伺在侧。

一旦被抓到实质性的把柄,亲共、串共、通共的帽子扣下来,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端。

不过,大家早就换上了日军制服,混站在一起,脸型模样几乎差不多,鱼目混珠也不难。

因为殷珍的表情没有变化,甚至爱答不理,所以算是侥幸的躲过了一劫。

也许是她一夜未眠,而且受惊过度原因,同时也想不到自己的胆子逆天,在这个时候也敢乱来,大意之下带来的便利。

摸不清楚小鬼子的作战意图,派出情报人员势在必行,同时也可以作为一支奇兵。

“你们说自己不是逃兵,老子暂时无法相信,只认这本账,你们的劣迹全在这上面。”杨关大声说道,右手挥舞着蛇窟审讯的案例本。

场中大多数人微微低头,羞愧、懊恼、悔恨、担忧……各种复杂的表情,就连殷珍也不例外。

“哼,你偏心,还有人没有进行训练。”殷珍低声嘟囔,眼帘委屈得雾气升腾。

“哈哈,没想到你这只金丝雀变成了脱毛的麻雀,难道你没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