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1/4页)

局面暂时得到扭转,但没有脱离危机,小鬼子的援兵就在三百米之外,很快就会抵达。

杨关洞悉战局之危,果断的滑下山坡,边滑边展开射击,不敢生出半分松懈的心思。

面前最大的危机是鬼子狙击手,只要解决掉这十二名鬼子,鬼子援军抵达也够不成威胁。

因为鬼子狙击手占据着两座小山包,左右间隔五十余米,其后是三十七八度的斜坡,所以异常危险。

这种地形既隐蔽又可以扼守山顶,小鬼子溃兵都躲在两座山包一线。

溃兵奔来已经丧胆,疲于奔命,亡命般逃向山下,但被鬼子狙击手喝斥,变为附庸,掩护反击。

两座山包高出平缓地带,大约十余米,幅员面积接近两百平,并不大,但俯视着上山唯一的和缓之地。

脚下的平缓地带大约二十度,有不少土坑,土包,石块,以及生长着茂密的灌木。

由于土质为砂石,此处没有树木的影子,就算是灌木丛也很矮小。

因此,面前的两座小山,对山顶这块唯一的平缓地,有着军事管制权。

由此可见,鬼子狙击手很阴险,提前一步埋伏在山包上,钳制着这条上山的唯一通道。

杨关立意拔掉眼前的钉子,不退反进,快速的接近左侧的小山包,为腾龙支队打出一条生路。

冲进五十米,射界完全消失,直接丢弃重机枪。

此地,进入小鬼子溃兵射击的区域,但他们被炮火炸的自顾不暇。

这个时候很危险,依仗腾龙支队压制鬼子狙击手并不保险,稍有闪失将功亏一篑。

忽然,曳光弹下飞出六枚手雷,带着一股青烟坠落下来,死亡阴影再度笼罩而下。

(未完待续。)

第139章抢山奔雷战

逆境奋战,飞雷索命。

六枚飞雷激射而来,分散模式,组成梅花状,中心笼罩面约三平方。

狙击子弹是品字形,这投掷手雷是梅花状,全是针对老子而来的方式方法?

杨关心念电转,面对躲无可躲的阵型飞雷,他没有退路,也没有犹豫,双脚踏地,身形向前上方弹起。

身体借助爆发力弹起,在空中施展鸽子翻身,头部向下翻滚,右脚板向左前方的手雷旋力击打。

力道很足,手雷“啪”的一声闷响,瞬间改变了飞行轨迹,向左方激射。

后肩背部着地,向前滚翻,连续两次串出五米之外,就地卧倒。

身后传来“轰轰”爆炸声,六连响,弹片合着沙尘飙射,掀起一股微型沙尘暴。

几枚弹片“咻咻”破空,激射在身边不远处,钻入沙土深处,撑开海碗大的坑槽。

危机解除,但祸不单行,鬼子狙击手再次甩出六枚手雷,依旧是梅花状。

小鬼子有备而来,经历过特殊而专业化的训练,特意而针对性的训练模式,他在心里提醒自己。

一次或许是巧合,再次发生就不寻常了。

有过一次躲避的经历,心里有了底气,依法炮制,拍开一枚手雷躲避。

第二轮手雷刚刚爆炸,第三轮手雷再次亮相,还是梅花状飞袭而来。

此刻的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心中笃定出一份结论,这些人是跛子狙击手训练出来的,绝对错不了。

这十二名鬼子狙击手不简单,处在腾龙支队火力的压制下,也能连续不断的投掷手雷,而且很精准。

这份军事素养,心态,以及狠辣程度,皆是普通小鬼子不可企及的高度。

他们勒令溃兵掩护,不计生死,也没有小鬼子敢于违抗,权威性很高。

而腾龙支队所有人不如小鬼子,远远不如,一百余人压制不下鬼子狙击手投掷手雷,证明射击水平太低。

义妹的能力很强,但被多名小鬼子扼制在一块凸石之后,无法抬头做精准射击。

殷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或许窝在一处哆嗦,再次违反了军令,真是不知死活。

杨虎与杨豹两兄弟还算不错,一直坚守在最前沿,其中一人受伤了,但没有下火线。

杨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然在连续翻滚时瞥了几眼,但是把腾龙支队的底子尽收眼底,太弱了。

队伍的军事素养太次,成长尚需时日!

战场瞬息万变,他不敢多想,专心对付两座小山包,免得再次出现意外。

轻装上阵的他接近小山包,距离左侧山包不到二十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