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而这个时候,一小队的小鬼子全部死绝,二小队的反击子弹没有奏效。

因为潘云凤在开战之前选好了位置,针对百米外的小鬼子而刻意选择,躲在掩体之中,所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不但如此,潘云凤带队发起反击,压制二小队的小鬼子,使得他们无法前进一步。

不得不说她的战术素养成长很快,充分把握战机,没有急于求成,一直等到鬼子一小队爆发最强战斗力的时候下手。

这个时候,小鬼子的全部心神放在前沿阵地,战斗最激烈,也是背后最脆弱的时刻。

如此一来,小鬼子刚刚建立的优势丧失殆尽,回落到龟速推进的地步。

不过小鬼子的人数众多,很快就调整过来,再度加速推进,直逼百米区域。

在这个位置上,小鬼子的射术很准,戚振邦的护卫队开始出现伤亡,危机降临。

而此时,运输队刚刚逼近界河边沿,后队人员在两百米之外,没有脱离危险区域。

东侧,杨关也很被动,被小鬼子的六挺机枪封锁,子弹成散弹式分布,几乎无法抬头反击。

不过魏和尚这枚暗棋开始发力,架设重机枪“哒哒”扫射,一个照面打掉小鬼子三挺机枪,压制了另外三挺机枪。

杨关霍然站起,扣动扳机,火舌喷吐“哒哒”炸响,子弹不停的收割小鬼子的生命。(未完待续。。)

第241章界河焦灼战

战局瞬变,合围再现。

魏和尚架设重机枪扫射小鬼子,火力支援及时,瞬间打掉鬼子六挺机枪,改变了被动局面。

小鬼子失去火力压制,重机枪无法架设,顿时陷入泥泽,掩藏于暗处反击。

战局瞬变,双方火力交锋,彼此无功,陷入僵持状态。

杨关射术精湛,但小鬼子不露头也没有办法,且相距一百多米,成散兵模式,使用手雷也无法建功。

因此,双方皆在拼消耗,寻找目标狙杀,抹杀有生力量,撕破防线再创造战机。

这时,长江河道战局激烈,火力网亮闪闪,枪炮齐鸣,水陆酣战正浓,打得难解难分。

鬼子舰队被牵制,无法实施登陆作战,以炮火打击,轻重机枪扫射,试图打破僵局。

不过,先遣队机动灵活,在双山沙上游击作战,旨在牵制不记杀伤,使鬼子舰队无法靠岸。

正因先遣队员有力的牵制,鬼子舰队无法支援,致使两个战场陷入僵局,战果甚微。

如此同时,十人小分队摸到鬼子炮阵地左翼,悄然接近,直达三十米处掩藏。

队员打手势,分派任务,各自散开,相距五米准备突袭小鬼子炮阵地。

鬼子炮阵地驻守兵力一个小队,防范比较松懈,大概是被前方的战斗吸引了注意力,心神警惕,但戒备意识不集中。

鬼子兵有意无意的观察战场,那里枪炮齐鸣,关乎战局生死,此刻陷入僵持,令他们随着炮手焦虑。

“八嘎呀路,仰角向左修正一度,预备……放!”

“八嘎,又偏了,再来……”

“混蛋,我一定要炸死支那人……”

鬼子炮阵地上人炮齐鸣,鬼子兵忙得不可开交、咒骂不断,炮声“嗵嗵”连片。

小分队分散潜入炮阵地侧后,彼此间依稀可见,端枪瞄准,在小鬼子开炮的时刻扣动了扳机。

枪火乍现“砰砰”连响,淹没在炮声之中,十名小鬼子哨兵应声而倒,死于非命。

第一轮暗杀很顺利,小鬼子没有发觉异常,依旧展开炮击,修正仰角再次发射。

小分队进行第二轮暗杀,任然借助炮声掩护展开狙杀,试图扫清炮阵地上的外围防御。

这时,一名小鬼子发觉异常,惊声尖叫:“八嘎呀路,支那人突袭……”

一声惊唿打破暗杀计划,小分队所有人果断开枪,完成了第三轮暗杀,随即弃枪换用手雷招唿。

十人合力,手雷“嗖嗖”飞入小鬼子群中,惊醒了小鬼子的神经,试图趴伏躲避。

手雷“轰隆隆”爆炸,阻断了小鬼子的行动,使他们在弹片中哀嚎。

炮兵没有武器,面对突袭只能挨打,没有反击之力,精明的小鬼子在地上匍匐前进,寻求安全,搜寻武器。

这一批小鬼子不再小分队袭击的行列,任由他们分散逃窜,不管不顾。

而鬼子哨兵在手雷爆炸中挣扎,死伤惨重,一轮手雷炸乱了他们的防御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