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事态演变到这一步,百名精锐无所顾忌,相继说出真相。

哄抢事件可大可小,又关乎杀戮果断的战神,令各团长忌惮,同时又忍不住诱惑。

各团困顿如斯,这是实情,促使几名团长铤而走险,说到底也是为了抗战,减少伤亡解决实际困难。

不过哄抢毕竟违背军规,上峰追究下来谁也担待不起。

因此,各团长颇为顾虑,自然不会派遣心腹哄抢,万一事发自有人顶雷。

无形之中落到不待见,桀骜不驯,以及不服管教的军官与士兵身上。

即使如此,各团长也不放心,害怕这批官军另谋高就,率众遁逃,或是投奔杨关,特意派遣两名心腹官监督。

国党军派系林立,亲疏有别,抱团现象很严重,即便是物资分配也是一样。

在永远都是官僚、军阀作风之下,一些硬气,自负,不愿屈服之人饱受打压。

战斗打响是炮灰,没有战斗是奴隶,永远的下层人。

这批人心存怨恨也不稀奇,乃至逆反,叛逃,屡见不鲜。

试想这批人参与哄抢,各团长不放心很正常,同时牺牲他们也不心疼,唯独不能容忍这批人谋反。

这是一支奇特的哄抢队伍,受命争利而来。

杨关平息哄抢事件,以分成递减法诱出各团的心腹,这些人不可能留下来打鬼子,他们苟活怕死。

而责令第二批军官站出来,这些人宁愿相信战神赌一次,也不愿意回去受打压。

战斗没少打,早晚都得死,他们冒险一试,豁出去了,只要不被枪毙就有希望出头。

而第三批军官有些迟疑,左右不定,无法决断,暂时没有出列,直至假名单晃动才冒险一试。

至于没有出来的军官,胆子不小不记,至少缺乏勇气,以及一颗拼杀之心,杨关直接放任自流。

殷珍对国党军缺乏深刻的了解,不知道糜烂的程度,对杨关的行为无法猜透。

最后,一百精锐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不待见之人的悲哀。

众所周知,人性各异,性格皆不一样。

耿直,不善言辞,不喜奉承,不会熘须拍马,或是被人诬陷,这一批人就是炮灰。

无形之中被排挤在外,沦为牺牲品。

一人孤苦,二人交心,三人结拜,四人勾心,五人斗角,六人纷争……这就是人性使然,千古不变的至理。

平等,那是煳弄小孩子的把戏,纵观没有思维的山石,它们经风雨的程度皆不相同,何况善变的人性!

国党军内部糜烂,从蒋某人开始偏激,高层效仿,中层溃烂,试问下层人岂能幸免?

殷珍很清楚,朝代皆如此,平等取决于身份对等,实力相当,才能坐在一起洽谈。

不过,糜烂太过,兵心不稳,战心不足,兼民众依然,则国将不国,此乃败亡征兆。

多看,多了解,殷珍此刻才明白真意,感触颇多,有心维护党国又觉得力不从心。

“报告教官,各团带人前来,在储藏地集结,请您示下?”先遣队员跑来汇报。

杨关点了点头,侧头说道:“殷上尉,你和义妹一起去处理此事,按照说好的规格换取,一视同仁。”

殷珍一愣,惊诧的看着杨关,片刻后说道:“你什么意思?又在打什么算盘?”

“你太多心了,让你见证事实再向蒋光头汇报,证明我对国党军与**两派没有偏见,一心抗战而已!”杨关严肃认真。

“鬼才信你,你最好不要算计我!”殷珍猜不透,不过杨关分发物资是事实,军衣棉被确实可以用作火攻,带着疑惑离去。

潘云凤离去时莞尔一笑,也猜到义兄另有深意,只是猜不透而已,感觉收服殷珍步入正轨,内心窃喜。

杨关见她们离去,邪笑,随即侧头说道:“你们听好了,四不声明是原则,我信任你们,等他们人到了,你们一带一,监管抗战,老子只信奉实力与头脑!”

换取的人有问题,各团一定会安插心腹,指望他们战斗不现实。

一百精锐军官会意,杨关手下没有军官,只有教官,能力与头脑决定升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视同仁没有压迫,成就取决于个人。

同时没有党争,唯有团结抗战,齐心协力为国而战。

独特的组织,奇异的训练方式,钉子链带式管理,都在监视的范围之内。

杨关不隐瞒观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