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 (第1/4页)

致使江道上的鬼子炮舰惊慌失措,摇晃不定,急令掉头撤退,无需侦查也发现重火力目标。

不过小鬼子的反应速度没有炮弹快,被先遣队员第二轮炮击淹没,四艘炮舰被击沉。

江道中发生变故,陆地上奔进的小鬼子心惊胆颤,也发现迫击炮阵地,鬼子军官急令撤退。

但潜行而来的先遣队员不答应,集体用手雷轮炸小鬼子,再掀一阵烟花荡起血雨腥风。

小鬼子被先遣队的突袭炸蒙,不知道对方在什么位置,于慌乱中反击。

有心算无心,隐秘展开,致使小鬼子陷入泥泽,在手雷轮炸中挣扎,奋命。

而先遣队员没有命令队伍开枪,仅用手雷轮炸,连续五轮持续进行。

这种战斗在两处地方同时上演,使用手雷摧毁小鬼子的心理防线,再展开清剿狙杀。

两地的小鬼子并不多,他们一直被先遣队员伺机狙杀,进入死地仅剩下一半一百多人。

再经几轮手雷轮炸所剩无几,皆被逐一抹杀,战斗结束,胜利归功于鬼子强大的炮火。

若非沙尘弥漫,这一仗也不好打,毕竟小鬼子的狙杀术很高,在阳光底下与鬼子对战不占优。

此时,江道上冷冷清清,早已没有炮舰的影子。

不过鬼子炮舰遁逃一部分,侦查行动以惨重的代价获得圆满,至少探知到迫击炮的数量,不虚此行。

战术壕沟没有挖建完毕,队伍不敢久留,火速打扫战场,而后迅速撤退。

战果汇总,战利品喜人,这一次小鬼子轻装上阵,缴获轻机枪四十多挺,手雷上千枚。

由此看来,小鬼子抱着势在必得之心而来,为打探情报不惜武装敢死队,携带重火力侦查。

潘云凤焦虑,感到很不安,开口问道:“哥,小鬼子已经发觉炮阵地,依你看小鬼子会怎么办?”

“我也说不好,不过一定会出动飞机。”杨关断言,觉得小鬼子咽不下这口气,继续说道:“鬼子很可能派遣轰炸机,由高空实施轰炸。”

鬼子损失太大,对部队士气打击更大,这是鬼子军官无法容忍之事。

因此,鬼子必定会采取雷霆打击,试图摧毁堡垒山峰,彻底清除一切抵抗力量,挽救士气,同时树立他们不可战胜。

“那小鬼子会轰炸哪里?”潘云凤心惊,继续说道:“柿子捡软的捏,我想小鬼子会轰炸此地?”

杨关摇头否定,分析道:“小鬼子应该不会轰炸不确定的目标,更惧怕防空火力,因此鬼子不会放着堡垒明显的目标不打、反而轰炸这里。”

“我去通知先遣队准备防空,以免准备不足吃大亏。”殷珍说道,一脸担忧,显然已忘记被众人围攻之事。(未完待续。。)

第283章先遣搬运

炸沉炮舰,危机始现。

“不用,先遣队早有防备。”杨关断然否决,转身命令道:“全体伤兵扎草人,安插在各山包上,用报废的枪械做幌子。”

故布疑阵,分散小鬼子的视线与火力,让鬼子的炮火遍地开花。

鬼子军服成堆,也可以用鬼子尸体作为假目标,以此来持续消耗小鬼子。

伤兵没有能力挖掘战壕,扎草人不成问题,集体行动起来,在方圆三公里内安插假目标,即显眼又隐蔽,废枪展露在外。

如此一来,远距离无法确定真假,再利用草人与鬼子尸体搭配,炮击可以造成血肉纷飞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小鬼子会误以为真,诱敌之计成功,队伍将减少压力,伤亡会将至最低。

主要是壕沟尚未构筑成功,部队无处藏身,一旦炮火覆盖死伤会很严重。

杨关旨在抢时间,争分夺秒,为建造安全的战术壕沟赢得时间,严密备战。

堡垒山峰颤悸,持续被鬼子炮火轮炸,飞沙走石,壮观而又令人揪心。

潘云凤担忧,看着密集的焰火炸点说道:“哥,小鬼子轰炸堡垒山峰,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小鬼子想干什么?”

轰炸持续了三个小时,消耗很大,小鬼子的物资储备也不是无限的,显然是有计划的轰炸。

殷珍担忧更甚,一脸愁容,分析道:“我们消灭这么多小鬼子,他们一定恨之入骨,看这规模是想夷平堡垒山峰。”

魏和尚愤恨的反驳道:“小鬼子是痴心妄想,山峰顶端方圆两百多米,堡垒在五十米以下,炸平上峰绝对不可能。”

堡垒建造以安全为主,没有选择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