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 (第1/4页)

从长远角度与整局分析,杨关对于日军就是魔鬼,太能打了,日军恨之入骨,栽赃陷害的几率很大,以莫须有的坦克集群实施借刀杀人之计?

日军野心勃勃,妄想浸吞中华,借助舆论挑起国共内斗并不稀奇,一直都在努力实施。

杨关不仅仅自己能打,而且在不断地输送抗战人才,对日军来说极度危险,栽赃陷害他奇怪吗?

蒋某人迷糊了,**质疑,面对杨关人员齐整,不减反增的现象作何解释?原本兵源不足一千,现如今两千出头,坦克是谁都可以开动的吗?

杨关理直气壮,老子打一仗下来牺牲了上千名兄弟,那皆是某些人指挥不力导致战局失败逃回来的汉子,抗战志士,英雄浴血奋战,特么的你们在践踏英雄捍卫中华的尊严、荣誉,寒人心,英烈的献血白流了吗?

面对事实,倒打一耙的声讨说辞,蒋某人又能怎么办?查,追查北线,一定要揪出一个子丑寅卯、还先遣队一个公道,让英烈安息!

**宣言澄清无中生有,国人声讨玩窝里斗就是误国害民,一时之间把坦克事件推至空前的高度,国际关注,聚焦北线。

六十辆坦克,加上先前奉送的十辆坦克,合共七十辆坦克,给养车队数百辆,面对各方渗透追查怎么办?

凉拌,杨关面对严峻的局势很冷静,勒令北上的先遣队机动转移,利用半日一夜的时间赶到黄河,跑废的卡车交给游击队,民兵处理,直达目的地下水洗澡。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深得民心,调动群众的力度无与伦比,在后路无忧的情况下扫荡而过,直插黄河沿岸。

杨关初次与**联合作战,出谋划策,分割遣散,就地隐藏,沉水转运等等全部展现出来。

几十万人为这批物资一夜无眠,奋战不休,当天亮时杨关都不知道一个庞大车队是怎么消失的,具体实施事项一无所知,仅出谋划策解决了一些难题。

消失了,杨关还怕什么?日机搜索不到,谍报人员扑空,仅剩下打嘴仗,无所顾忌与**周旋,鄙视日军栽赃陷害,闹得不可开交。

第134章陈仓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蛛丝马迹相继暴露无遗,但不足以定罪,仅产生质疑而已。

一时之间疑云重重,冥冥之中笼上一层阴影,生出一份忌惮,隔阂仇视心理衍生。

日军也很歹毒,对坦克集群消失一事闭口不谈,但责令谍报人员四处宣扬杨关投共,以先遣队员渗透**云云。

蒋某人为此患上心绞痛,脑伤风,大发雷霆,剧小道消息称他差一点下令逮捕先遣队员,最终没有实现,但先遣队员皆受到不同程度的监视。

杨关对此不闻不问,对外宣称杀鬼子才是王道,先遣队以抗战为使命,不计个人荣辱,歪风邪气只会浸噬心术不正之辈,身正不怕影子斜,此乃做人根本。

**对此事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公开畅言,你杨关若是真拥有这么庞大的坦克集群,挥戈碾压,直捣黄龙,驱逐日军指日可待,中华幸甚。

这份公开言论意义深远,日军认为是嚣张鄙视,军界的一大耻辱,永世无法抹灭的污点,亦是一份警告,在中华大地上为所欲为不得好死,日军会为此收敛吗?

以蒋某人为首的**是迷茫的,证据不足,无法确定杨关真有这一批坦克集群,时间上绝不可能,同时又心存忌惮,**抛出这句话就是鄙视。

显而易见,杨关一心抗战,在拥有坦克集群的情况下为什么运送出去,留下来杀敌岂不是直捣黄龙的局面?

换句话说,杨关既然大力支援**,他为什么不走?赖在**防区之中难道真是为了渗透?

这种猜疑有些说不通,试问坦克集群搁在任何一位将军手中会如何?让出去那是做梦,不造反就阿弥陀佛了,他杨关恨透了小鬼子,为什么不挥戈坦克集群屠杀日军?

杨关对此做出公开言论,拥有坦克集群一定杀日军一个人仰马翻,收复东三省,以日军作为后勤补给站,碾压至倭寇岛屿灭其种族。

雄心壮志的言论对外,内心则是殚精竭虑,意识到**在试探口风,说的是心里话,全心全意驱逐日军于国门之外。

但这可能吗?日军又岂是一个坦克集群可以碾压的存在?

虽然先遣队具有防空能力,不畏惧日机来犯,完全可以驱使坦克集群重创日军,但是并不现实,惹恼日寇倾全国之力投入中华就闹大了。

何况重机枪无法阻击轰炸机,坦克集群面对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