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部分 (第1/4页)

“是啊零号,和尚说的对,日机不一定会来,此地火力不足很容易被日军冲上来,到那时……”尚军焦虑不安,遍体热汗崩流严肃地盯着他说道。

“你们说得轻巧,一架日机进入炮阵地,你们知道后果是什么吗?殉爆,全军重创,到那时才是灭亡时刻!”杨关厉声喝斥,先遣队沦落到这个地步全是他的一张嘴败坏的,败家玩意。

每到一处嚷嚷着支援八路军,喊穷,加上那一双双可怜巴巴的眼神,在那种场景下谁敢说一个不字?

狠下心不给也没什么,八路军也不会戳脊梁骨,但是会打消杀敌士气,留下一份遗憾与排斥心理是肯定的。

人多力量大是通理,若是被人说一句、你们先遣队这么能打怎么没把日军赶下海咋整,这比戳脊梁骨更让人难以接受。

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支援第一批物资就意味着是一条不归之路,到如今穷得叮当响,若非戏战顺利占领炮阵地,后果不堪设想。

“啪”尚军甩了自己一个耳掴子,泪水横流,悔恨与理智交加,支援八路军没有错,可特么的害死兄弟们就是错,心里总记挂着战神能打仗,靠缴获过日子的念头剥削先遣队。

兄弟们没有说错,先遣队能杀鬼子,一人堪比八路军十人的战斗力,这份损失自己付不起,赔上性命也换不回那些牺牲的兄弟,此刻又面临绝境该怎么办?

杨关看得微微摇头,不忍心又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兄弟们也不会原谅他,除非这一仗顺利拿下来充备物资,他才能摆脱兄弟们敌视的眼神。

瞅着二十人抬着重机枪奔赴西北,人人带着愤怒,临走时恶狠狠地瞪着他,心中极度无奈,究竟谁对谁错?

“报告零号,日军压上来了,兵力很分散,左右并进,意图包围我们。”秦汉转达旗语兵汇报的敌情变化。

“传令集结炮阵地上十门迫击炮,针对两翼聚拢的小鬼子展开炮击,切记,不发则已一发必中,捡大鱼捞。”杨关改变战术,担心日军四面合围,兄弟们分散作战容易出现纰漏。

“是,挑大鱼捞。”秦汉担忧的面色略缓,及时地传达命令,内心不宁,但愿一举奏效炸死鬼子指挥官,乱其阵脚获得一份胜算。

“哒哒”、“哒哒哒”……

西南侧的战斗打响,吸引了众人的视线,纷纷向西南观望,阵线上烟尘四起,什么也看不见。

旗语兵站在山丘后侧窥视战场,偶尔回身传达战场情况。

日军先头部队分散突进,人数大约一个大队,交替掩护,在遭遇火力扫射时爬伏于地展开匍匐前进,没有滞留一丝一毫。

炮阵地隆隆作响,这是一道催命符,每一发炮弹都在收割小鬼子的生命,迫使日军对炮阵地展开强攻。

处身开阔地,鬼子兵没有依托物,麦田周围没有田埂,荒地上全是沙土,几处土包也在火力封锁之内,鬼子兵直接滚动尸体向前推进。

可惜小鬼子失算了,这种无谓的强攻就是送死,先遣队仅暴露三分之一的火力便狙杀了这个鬼子大队。

后方的日军没有迟疑,在摸清山丘阵环上的火力点之后发起集体冲锋,大概认为占领炮阵地的人数有限采取强攻。

阵环内的兄弟依旧如故,保持三分之一的火力全开,对蜂蛹而来的鬼子兵疯狂扫射,战果不明显。

日军采用零散阵型冲锋,鬼子兵哈低腰,几乎趴在地上冲锋,轻重机枪扫射纯属浪费子弹,根本无法阻止鬼子兵逼近的脚步。

这个时间很短暂,大约二十秒之后鬼子兵冲到山丘脚下,死亡危机迫在眉睫。

这时,阵环上的兄弟们拉响诡雷阵,轰隆隆,大地剧烈震荡,一阵硝烟弥漫而起,透着一份血色随风飘扬。

日军死伤惨重,鬼子兵在连环爆中挣扎,嘶吼,嚎叫,乱成一锅粥,冲锋步伐受阻,后面的鬼子兵就地卧倒,惊悸地看着幽魂荡漾的硝烟地带,惊悸欲死。

随着硝烟渐淡,地狱景象展露出来,吓得鬼子兵不敢动弹,但鬼子军官勒令部队冲锋。

而这个时候两翼的小鬼子也进入射程之内,三面围攻瞬间展开,危机空前绝后。

第15章困境

阵地上三十二门重炮,四十五门山炮对日军来说很致命,关乎进攻步伐中断,威慑南方铁路沿线,不容忽视。

结合实际情况,山丘战环上的火力点稀疏,日军认为这股神秘的袭击部队遭到重创,一定被驻守在重炮阵地上的袍泽打得仅剩下这么点兵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