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直到临别前,赵总宪才不慌不忙的与李佑说起正事,“弹劾袁阁老的虽多,但不足为奇,乃是常情。弹劾你的,却有些不同寻常处。”

“愿闻其详。”李佑打起精神请教道。

“以老夫所猜,似有归德千岁的影子。”

李佑甚是惊愕。他一直以为自己被批量弹劾,是因为自己名声起来了,所以享受到了与阁老一般的待遇,成为科道清流组团刷声望的靶子。

但听赵总宪这口气,并非那样,而是归德长公主殿下故意组了团来刷他。赵老大人在监察这一行浸淫多年,各种瓜蔓枝节很是门清,他的判断应当不会出错…

赵总宪皱眉道:“老夫在文华殿中就疑惑不已。先前归德千岁已经默许了分票中书之事,之后并无异议。为何前日又出尔反尔的对你步步紧逼?好似有所依仗。这两日又暗中指使群僚弹劾你。”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李佑咬牙切齿道,“女子心思善变也是常情。”

“你得空多读读书!人又不蠢,在诗才之外创出个文才名头才好。别老让他人以此说事,叫你辩无可辩。”

李佑出了都察院,想起归德长公主,真是悲愤不已。敢情他被蜂起弹劾的幕后黑手是千岁殿下!

明明是本官被你强行拉进暖阁那啥了,本官心胸宽大未想着含怨报复,怎么反而你生了深仇大恨似的处处为难?也太过分了,真想赶尽杀绝?

李佑闷闷不乐的回到寓所,留守的韩宗上前禀报道:“方才归德驸马爷来访,见老爷不在便走了。不过留了几句话。”

林驸马?他来作甚?李佑很莫名其妙。“他留了什么话?”

“他说,天子今日亲自向太后苦苦求情,已许袁阁老明日复职。”

李佑更莫名奇妙了…林驸马有毛病这是?跑到自己这“仇人”家就为了传一句宫廷小八卦?难道是为了嘲笑自己不能与袁阁老复职么?犯得着么?

一旁的张三啧啧道:“老爷与驸马爷关系真不错,如此及时的亲自过来通传宫中秘事。”

我和他有个屁关系…李佑心里骂了一句。忽然灵光闪现,以林驸马的性子,肯定不愿意见到自己,更不会为这么一件无聊事主动跑过来。能逼他如此行事的,怕是也只有千岁殿下?

也就是说,袁阁老复职这句话是归德长公主派驸马传给自己的?

越想越有可能,归德长公主如果和自己直接来往过密,必然会惹出各种嫌疑。这种问题上,连身边的内监宫女都不值得信任。但驸马与自己来来往往,便不会惹人遐想了,驸马本身又已经知道奸情的,无所谓遐想不遐想。所以千岁才会打发林驸马来充当这个打掩护的。

不过传这句话又有什么意义?李佑冥思苦想一刻钟,猛的拍案道:“这是逼本官去求她啊!”

前日文华殿里,归德千岁派吴公公去奏报太后,大家都没有在意,肯定要请太后处置的,谁去不一样?但太后出人意料的将袁阁老与李佑一起停职,

现在李佑可以断定,文华殿之事包括自己被弹劾,必然是归德千岁的谋划和手段,为天子创造出的机会。

今日天子亲自向太后为袁阁老求情,岂不等于是施恩于袁阁老?可以更加巩固君臣关系。

但天子可以替袁阁老求情,但谁又有足够分量替李佑求情?更别说这几日太后不见外臣,估计也就天子和归德长公主一对儿女可以随意觐见。

所以归德千岁让驸马传话的暗示就是——想复职吗?想免除被弹劾的烦恼吗?来求我就好说。'(m)無彈窗閱讀'

二百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

慈圣太后寿辰在十月二十七日。

圣寿节,特别是秉政太后的圣寿节近了,朝廷其他小事暂缓,内阁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将一堆堆的中外贺表分门归类,送到大内西部的慈圣宫。

朝中有企图拍马邀宠的官员上书,请太后于圣寿节时临皇极殿接受朝贺,不过此人下场很惨,被贬出京了。之后太后特意下旨,一切照例并从简,不受群臣贺拜。只许天子领近枝宗亲,以及在京四品以上诰命夫人入慈圣宫祝寿。

圣寿节虽然是当前朝廷中最大的事情,但李佑并不关注,皇太后过生日和停职七品舍人没什么直接关系。

李大人面临的最大事情当然是想法子摆脱弹章的围攻并快速复职。做官的都知道,官场上任何事情拖的时间越久,几乎必然夜长梦多,百灵百验百试不爽。

可以想象得出,朝廷中盯着分票中书差事的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