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1/4页)

见他答应了,李佑的神情渐渐缓和下来,又安抚道:“本官最近正值用人之际,你若表现出众,说不得要用你!总比你奔波江湖强!”

戴恭闻言脸色更是大垮,连声道:“不敢不敢,不敢奢求大老爷抬举,小的自己讨生活便好。”

李佑对姓戴的不识好人心感到莫名其妙,这是要婉拒一位实权正五品官员的好意吗?不过他懒得在这等小人物身上费心思,打发戴恭走后,他又迅速遣人去告知宣课分司陆大使,让陆大使按计划作安排,主动送羊入虎口。

陆元广得到李佑的消息,当即将戴恭与另外几人一起,连同姓名、落脚旅店、身份、货物等信息一起送到了南城兵马司。这些信息都是行商到宣课分司报税时填写的。

拿到这份崇文门宣课分司精挑细选出来的“肥羊”名单,南城兵马司并未起疑,这是多少年的老习俗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家都在南外城当差,就靠着这进内城的商路吃饭。宣课分司吃过肉,他们兵马司总得喝点汤,御史察院也得分一杯羹。不然仅仅两街之隔,贫富差距也太大了。

确认无误后,陆元广又偷偷给李大人送了消息。在这件事里,他算是上了李大人的贼船,从此便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而此时的陆大使只是觉得,自己仅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协助,以不得罪背景深厚的李大人为前提,真没必要与李大人对着干。这属于官场常见的事态,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

。。话说前虚江县城隍庙庙祝戴先生被李大人半强迫的安排活计,推辞不掉,只好无奈答应。。kas。出了总察院衙署,在回去的路上心头惴惴、神思不属。

他算是搞清楚了,李大人是想要整治那个什么叫做南城兵马司察院的衙门,所以利用他出面打头阵。shuhaige。

这是政治斗争啊,他这样的小人物插进去可不是好玩的!戴先生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很惊恐。

他的庙祝差事是怎么没的?那新来县尊的小妾和县丞夫人去城隍庙上香,因为位置次序闹了矛盾,他出于正房高于侧室的原则,稍微偏了县丞夫人几句。

随即被县尊小妾吹了枕头风,祖传三代的庙祝铁饭碗就此丢掉。城隍庙是太祖钦封的官方庙宇,庙祝等同于县衙差役,自然县尊一句话就能让他滚蛋了。

京城的政治斗争,肯定比这县里还厉害十倍罢…差事生意还是小事,会不会丢掉命?

回到崇文门外歇脚住处,戴恭将心中担忧对自家娘子说了,却听韩氏数落道:“你这没志气的真气煞人也!虽然我这妇道人家不懂行情,但那日我去告状,亲眼看见李大老爷好大的排场。在天子脚下能有大摇大摆的派头,肯定是个得志人物,若能靠上他,不是天大的福分么。难道不比我们在京城两眼摸黑自己瞎闯好?”

戴恭偷偷仔细观察娘子脸面,确定没有什么异色,才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你又不是不知道…”

“那又怎么的?你没见李家在县里多么兴盛,我们若被李大老爷连累的在京师立不住脚,那凭此人情,回了虚江便可以去李家那里讨碗饭吃,总没坏事。”

戴恭被娘子说的无语,一夜再无话。到了次日。戴恭早早将娘子打发到另一处,随后静待李大人上门,还有两个伙计,也被打发出去。

果然等到日头初升时候,便见李大人粗衣布服,带着强壮亲信到了他住处,门外还有几个准备观望报信的。

按照昨日的说法,这李大人和那亲信是要扮成他的伙计。然后一起被兵马司抓去。

李佑微服装作伙计。不是恶趣味,也不是有受虐倾向,确实是工作需要。

一是为了亲眼目睹作为实证。这年头没有多媒体设备,办案取证有短板,而且容易被抵赖。

如果能有主审官一句“本官亲眼所见。尔还敢抵赖”,那称得上威力无穷。所以微服私访是清官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小说家言总是有些现实基础。

二是为了抵消可能会出现的说情压力。京城关系网太复杂,他李佑虽然不怕,但总是个掣肘。

但如果他自己都被当嫌犯抓去,那么之后李大人暴跳如雷并血洗南城在情理上就是理所应当,资格不够的人怎么好意思出面说情和阻拦?

不得不说,在国朝官场做什么事,都是十分讲究策略的。无论是讲理还是不讲理。讲理是和人讲理,不讲理也是和人不讲理,归根结底还是要先顾及到人,然后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