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 (第1/4页)

恍校�侵挥芯痛俗靼铡!�

王同知便道:“此人今晨不知去向,为之奈何。”

黄师爷很麻利的出卖了李佑,“他任职西水巡检司,家又住西水镇,只要去了西水打听便知。”

所以王同知就找到李家来了。

又听到鞭炮响起来,李父显然是心潮极度澎湃飞扬了,将五品文官登门拜访视为李家的极大荣耀。

李佑心中鄙夷了一番父亲见识短浅,略略洗漱便出了院子往后走,却见长随张三李四跟上来,李佑摆手道:“你们在家里就好,不必跟随。”

李佑打算悄悄从后门遁走,若两个长随都不见了,教人起疑,留在家里掩护他出走便好。

到了街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本镇名人李佑于桥头摊子上吃了碗汤圆后,看看方向便朝关家去了。忽然又想起,这主动登门该带些礼品罢,又是打算要托人家做生意的。

考虑了一会儿,随意间看到街边有家扇子店,顿时有了主意。根据价钱选了个女用的绢丝团扇,扇面上留空白地方的那种,李佑准备剽窃几句寻人代笔写上。

如此雅致又实用的礼品,一定会受欢迎,想想有多少人欲求探花先生诗词而不得(七成是本县和府城的青楼从业人员)。

店家委婉地表示若李巡检能给本店题字,物品可以免费白送。李佑却道“小子贱字不值一提,同乡邻里,怎好贪占便宜”,硬是付了银钱。

街上也是有摆摊的写字先生,李佑找了两个,却都惶恐道:“李先生面前,实在不敢卖弄献丑。”

及到第三个写字先生,还是如此说辞。李佑威胁道:“叫你写便写,不写就去巡检司过夜!”

这位写字先生定了定神,才磨墨提笔。

“听好,题目就写美人词。后面写:天上掉下个关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这几句其实并不十分应景,李佑抱着戏耍心态写在团扇上送给关小姐当礼品,关键要的就是第一句,再说都是自家人了,不用太一本正经的。

写字先生写完默念一遍,只觉得这几句诗不像诗词不像词,莫非是李先生触类旁通写的小曲子?不知道哪个关家小娘子有这个福气消受。

穿了几条街巷,李佑来到关家门口。关家的门子早得过了小姐的吩咐,也不问来意,直接将李佑带进来。李佑一路边走边看,这关家房屋栏檐、庭院门廊都比自家要精致富丽,典型的江南小财主家。

到了后院门口,自有婢女继续带李佑朝内走。没走几步,转过道月门,便见小院内开了处池塘,边上栽几颗垂柳,一栋小阁楼掩在柳后。

这就是传说中的闺阁绣楼?被许多小说提到的,但李佑还真没有进过。他心里有点兴奋起来,进了女儿家的闺房中,会不会有点幸福的事要发生?

――――――――――――――――――――――――

嗯,过渡章节。今天有个朋友喷我说你这东西写了二十万字了,好多重要角色连个名字都没有,尼玛一堆人际关系的称谓称呼倒是比人名还多,没见过这样的。被我反喷回去了,告诉他这就是本书的特点,哈哈。

第八十四章 谈了感情谈生意

进了阁楼,是个小厅。那婢女从楼梯上去叫人了,李佑便打量起周围,这小厅三面开窗,一面帷幕,光线很好,角落里随意摆些盆栽,中间还有个香炉。里面那道帷幕斜斜拉起了半幅,内间大约是个书房样式。

没多久,听见响动。抬头看到关小姐一手握书、一手扶栏的出现在楼梯里向下走。她此时头上随意挽着斜斜欲坠的髻儿,上穿浅紫窄袖交领短襦衣,没有外衫,下面是件素色罗裙系在纤腰上,移动间露出小小的丝绣软鞋尖。一身看去十足的居家打扮,简单舒适。

离得再近些,李佑便清楚瞧见一副好容貌,可谓是修眉斜入鬓,星眸泛横波,雪肤衬花貌,粉面出雍容,和脑海中那个形象对上了号。

她不会平常都是在此会客罢?李佑忽然想起这个闹心刺头儿问题,又仔细环视屋内,发现这儿家具摆设实在没有点客厅的样式,纯粹的私人领地,才放了心。毕竟自己是她夫君么,自然有特别待遇。

李佑拱拱手见礼,关小姐便邀李佑入了那边书房坐下说话。

两人皆是随意把手中物事放在身边案上,李佑趁此偷眼看去,那关小姐手里拿的书卷不是别的,赫然是《探花集》一本。当下李佑便笑道:“关娘子也爱看我的诗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