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 (第1/4页)

�局�路掷硗���庵止僦罢媸恰�苡哪��涸鹑ネ���蛏ㄎ郎�矗客趵贤��谐赡茄��惺裁垂�男枰��排扇朔掷淼模�

“听说那王同知在府衙十分不中用,为何你被打到他那里?莫非你得罪了人?”黄师爷对此看不明白。

“一言难尽!喝了一杯茶水就成了这样。”李佑叹道,最近他的叹气真是有点多,看来以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和王老同知喝茶了。

黄老先生安慰道:“到了府城,天地广阔,以你才华大有可为。”

李佑要去府衙当官的消息传了出去,各路人马纷纷向李佑祝贺兼示好。在一般人看来,李大人从县里巡检一步跨入苏州府府署是上升了。也有人认为李佑还不如在小地方当巡检自在,府衙上司那么多,苏州府里又是遍地的达官贵人,当个小知事不知道要看多少人脸色。

存着这两种看法的人都是不明真相,李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这一去就是被闲置了,不然面子往哪里摆。只得强颜欢笑虚情假意的应付着,可谓是打肿了脸充胖子。

有必要在此介绍介绍府署的构成,叫看官们了解一下李佑新的工作环境。

府署里的官吏衙役从身份上可以分作五个等级,呈金字塔状排列。第一等级是正印官知府,只有一个。第二等级是佐2官同知、通判、推官,其中同知、通判协助知府处理各项公事,推官专门负责刑名狱案,每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判事厅。第三等级是内设机构里,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的官员,就是俗称的杂官,从八品到九品都有,李佑便是这个等级的。第四等级是三班六房的额定在册胥吏,例如洪巡捕。第五等级就是门子、轿夫、白役等等。

这个身份等级的分法,看官们是不是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不得不说,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生命力很顽强,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衙门里一样是这个分法,不过换了些名头而已。一把手、副手、公务员、事业单位、临时工

再说府署内设机构,最主要有四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还有府堂。经历司掌管公文上下往来,设有经历、知事等官职;照磨所负责审验公文办理状况,查漏补缺,设有照磨、校验等官职;司狱司管人犯牢狱,设有司狱这个官职。

至于府堂,不设官职,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吏员都归于这里,具体办理各种公事,给官老爷们干活的,办公地点位于府衙大堂外的卷棚廊房里。府署里其他还有什么府库、府仓之类的就不赘述了。

李佑再叹一万口气,终究还是要去府衙的。他打算自己单身上任去,把妻妾暂时留在虚江县。这倒不是李佑想沉入姑苏城的花花世界,嫌妻妾们碍事,而是因为他去了府衙必然是坐冷板凳的,所以不想让妻妾们看到自家丈夫在府衙里灰溜溜的样子,在自家人面前丢不起那脸。

第一百一十九章 知事这样来的

第一百一十九章知事这样来的

这夜李佑将三房妻妾婢女全部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单身上任的决定。

众女闻言神色各异,表情不一。大房代表梅枝言道:“老爷在家,自然是老爷主事,若老爷不常在,家中当由主母掌事。”

梅枝这话显然是有所指。李老爷一直是让关姨娘代他掌握宅中用度支出,毕竟公产大头来自于丝行产业,由关绣绣代管比较方便,但名义上还是李佑主事。梅枝暗指的意思就是李佑不在时,关姨娘就没有这个名义了。

李佑瞥了一眼梅枝道,又看看刘氏道:“娘子不方便罢?”

梅枝反驳道:“主母不聋不瞎,能写会读,有何不可?”

李佑本来就心烦,被梅枝一闹便满脸不悦。

刘娘子看丈夫神色不好,连忙伸手把梅枝拉住。

关绣绣不理会梅枝这茬事,想了一会儿对李佑问道:“夫君此去莫非不得意?”

“这…倒也不是。初去乍到,没有什么好地方住,你们徒受其苦。故且叫你们暂留县里。”

这时金宝儿开口说:“夫君身边总该有人侍候,奴家想随夫君前去。”

竹也跟着说:“老爷!奴家也要去。”

“此事不必多言,反正府城离这里只有几个时辰路程,我回来很便利。等我安置好了再说此事。”李佑断然道。

不过家中没个能作主的总不是办法。李佑便使人把家里废置的院落收拾过,将父母接过来住,正好父亲重新在县衙做公事,住这里也方便。有二老镇守,也不怕后院起火。

本来还有薛举人等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