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走。”

到了家中,父亲当头就是一句:“昨日那刘巡检亲自上门议亲,为父已经答应下来,此事已定。”

晴天霹雳一般,李佑傻了,反应过来就叫:“父亲怎可答应?这不是耽误孩儿终生么!你老人家难道胆小到这个地步,真的怕了刘巡检?”又转头对母亲道:“母亲!那刘小姐身有残疾,脑子也不大灵光,见不得男女之事,这样妻子要来何用?儿子一辈子就要如此么!”

母亲朱氏叹道:“小二,这都是命啊,你认命罢。”

连母亲都不反对了?!李佑丧失了最大的支持者,惊慌失措。“到底为什么?”

令人异常想不到的谜底马上被揭晓了。

李父一字一句道:“刘大人说,只要你做了他女婿,保你半年内能做官,真正的有品级的官。”

做官?在一个县只有七个官的时代,做官意味着什么?

李佑愣住了,眼睛瞪得铜铃一样。能做官说是他到这个世界以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也不为过,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渴望。

虽然他现在转职为吏员了,但在本朝制度下也只能保证他儿子去参加科考,他自己还是摆脱不了曾当过衙役和是衙役儿子的身份,绝对不可能步入文官阶层的,这种歧视性的屈辱,一直都无奈地压在心底。

伤疤被人扯出来自然疼,希望越大对可能的失望也越敏感。

“这怎么可能!我是什么身份,你又是什么身份?”李佑有点儿小激动:“刘巡检又不是皇帝老儿,他自己也仅仅是个最低品级的小巡检,凭什么能打破祖宗法度,他是骗人的!难道你老糊涂了这也相信?”

“跪下!有儿子这样对父亲说话的道理吗!再如此就请家法了!”李父拍桌斥责道。

李佑垂头跪下。

李父拿出一纸文书道:“刘巡检请了税课司大使来作保,立下了这约书。上面写道,若与他女儿婚后半年内不能使你做官,便任由你休妻,嫁妆一概赔与李家,不然为父如何敢相信他。不过他道是还得等几天才能说明缘由。”

这个世界谁疯了?李佑不知道,但他自己快疯了。

李佑茫然走出家门,茫然回到县衙,茫然的坐在公房内继续茫然着。

一会儿觉得刘巡检是卑鄙无耻的哄人骗婚,一会儿又觉得刘巡检既然敢写这张约书,没准还真有什么希望能做官。一会儿猜测刘巡检是想嫁女儿想疯了,一会儿猜测刘巡检是什么皇帝老儿隐藏人间的私生子或失散兄弟,少林寺扫地僧一类的高人。

想来想去患得患失之心愈加强烈,头脑里两股念头剧烈冲突痛苦得很,只想大醉一场昏死过去算了。

日已西斜,有杂役来进来,对李佑道:“黄老先生传唤李先生一同走。”

李佑才记起今晚还要赴酒席,一想起这个酒字,李佑拍案而起道:“去!”倒是吓了杂役一跳,尚以为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李典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最近我某些地方有了大神的三四成功力了。那便是注水的功力。。。。随随便便水个几千字脸不红心不跳的不在话下

看官们且忍两章罢。。。。

下周江湖传闻要三江,我总不能自砸招牌。会加快节奏的

对了,看到本书有什么毛病,不要像看到小偷一样装聋作哑啊!要敢于去书评区揭发斗争!因为自己码的东西毕竟当局者迷,不见得合看官的口味,有人说出来对大家都好。

第四十六章 误上了贼船

出了衙门,黄师爷见李佑面有忧烦,问道:“小子何愁?”

李佑心道,这黄师爷老于世故,不妨听他一言,便答道:“有一事,还请老先生指点。”将刘巡检婚约之事详尽道来。

黄师爷拈须沉思,又过了半条街,才道:“以吾看来,委实想不出刘巡检如何给的你官做。那刘巡检似是骗亲,即便婚后你家持约悔婚,又如何压得住刘巡检的势力,退不退的成还是两说。但又以吾观感,刘巡检虽然许多事不检点,但也并非出尔反尔、言出无信的人,此事怪哉,我也看不透。”

黄师爷和李佑到了北关外,去寻那赵秀才,却见门口家仆道:“主人已等候多时了,教二人来了不必再进屋见礼,且等主人出来一同去河边。”

又过了片刻,赵秀才出了门,见到二人就道:“贤兄贤弟,可算来了。”

三人见过礼刚要叙话,远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