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李佑也不见外了,找了椅子坐下便问:“县尊急召下官有何要事?”

陈知县插好书签,放下书卷便道:“今日下午,黄婆神庙的庙祝来访,道是愿捐献五千两银钱,随意县衙以什么名义支使。”

李佑闻言叹道:“他们倒真是大手笔,想必有什么难题求到县尊了。”按说官府不能平白收受银钱,但名义找对了也没什么问题。可以说商户热心公益,捐钱委托官府修桥修路;也可以说官府征收工商税有力,增收了五千两,这和盘剥农民不一样,官声上不是劣迹。

陈知县点头道:“不错,还谈及了大批府城无赖成群结伙,在西水镇市集里横行霸市、强揽生丝的事情。”

听到这个李佑心里分外欢喜,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效应?他刚刚办了件好事,上司就来问到这些,明摆着是自己邀功请赏的大好时机啊。说不定那五千两银子也能奖励自己一些!

机遇岂能放过,李巡检顿时语气一变,激昂有力道:“些些小事,县尊不必挂怀。就在今日下午,下官已将这些匪徒一网打尽。。。哦,偶有漏网之鱼也是不足为虑!如今西水市集平靖,各行安居乐业,皆念县尊恩德!不过此事还没来得及上报县衙。”

说着说着,李佑忽然想起岳父刘老头,难道他老人家故意放了洪巡捕鸽子,也有类似因素?不由得佩服起来,真是姜老了就辣,居然能提前想到这一层去。

陈知县果然如同推测的那样,脸上现出异常惊讶让李佑暗爽的神色,不能置信的问道:“你才首日到任,便能有此等大举动?古之能吏也做不到如此,不得虚言!”

李佑心里忍不住得意,嘴上谦虚道:“千真万确,下官时刻谨记县尊托付,不敢有丝毫松懈。今日到任便查访民情,捉拿奸邪,务必不负县尊知遇之恩。且听下官详细道来,话说…”

陈知县抬手打断李佑道:“不许捉拿,快都放了。”

很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宛如神来一剑,将正要兴风作浪的乱舞妖魔打回了原形。

沉湎于功劳薄和奖金的李巡检戛然而止,简直认为自己听错了,回过神来很怀疑的反问道:“县尊可是说放了?”

陈知县语气肯定的说:“都放了。”

得到确认后,李佑疑虑不减反增。难道向来酷爱名声的陈知县这两日心内道消魔涨,领悟到了不要脸皮而养寇自重索要钱财的大神通?

五十六个人都是自己的政绩,怎么能平白扔了!李佑一冲动,便起身长揖苦谏道:“县尊大老爷!养寇自重难堵天下悠悠众口,窃以为不可取!县尊失了颜面,下官也羞于见人,望大老爷自重!”

――――――――――――――――――――

作为上班族更新快是不可能了,每日撑死四千多字,看官催也白催。嫌每天看的不过瘾,攒几天看一次好了,不必大宝天天见啊。

第七十二章 突如其来的真实剧本

听了李佑这话,陈知县被气得脸色涨红,恼羞成怒道:“难道你以为本官是这样的人?”

李佑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也不太可能…县尊是个自矜好名、力求升官上进的性子,怎么会为了多索要一点钱财,做出这样非常不要脸的事情。

在和银子的关系上,陈大老爷或许是个小受但绝不是攻。任何人也不可能在外界没有任何大事发生的情况下,短短两天就忽然就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罢。

虽然纠缠上司要解释是官场一个大忌,但李佑自从将母族那隔了好几层血缘的美艳丧父表姐送给知县当妾后,自觉攀上了亲戚,不是普通上下级了。便忍不住问道:“恕下官无礼,其中缘故,斗胆请县尊示下。”

陈知县喝口茶道:“并非是我有什么缘故,是那黄神婆庙的姚庙祝说,愿意捐银五千,求官府不要管理这事,且放任府城无赖去抢购生丝。”

李佑瞠目结舌,主动挥刀自宫的人或许有,但有这样自断生路的人么?姚庙祝是本县丝织业的协会会长角色,他捐的这五千也必定是丝织业机户们凑的银子。把现在的情况串联起来就是,首先江南生丝短缺,府城的同行纠集无赖来本县集市抢生丝;然后本县丝织业给县衙银子,求官府放纵府城同行,任由自己的生产原料被抢购,就算雷锋再世也不会作这样的好事罢?

“那姚庙祝还特意说,此事不能外泄,若是传扬出去,五千两银子就作罢。”陈知县补充道:“因为与你西水巡检有关,故将你叫来告知此事。”

说到五千两,李佑又发现还有个诡异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