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这院里不大,只有一个大院,大院分别由八个房间围城。前面是客厅,左边是客房,右边是厨房和茅房,后面是主卧。院子里种了一棵葡萄树,和几棵梧桐树。

很朴实,可是却很温馨。

陈宫十分感激地看向林若说道:“严大人,多谢了……”

“公台,何必多礼呢!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本来我还想派丫环和小厮过来的,可是夫人不肯收。倘若你还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我会尽量安排的。不过,你也知道淮南此刻一片百废待兴,我也忙得很,倘若有时候冷落了你,你也莫要见怪。”

陈宫听了这话后说道:“军师但有吩咐,陈宫一定尽力办好。”

“公台,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一家团聚了。嫂子,我们告辞了!”林若说着便朝他们一一行礼,转身就要走。

陈夫人看到林若就要走,当下马上说道:“严大人,不如留下来吃晚饭吧……虽然这里是粗茶淡饭,可是却是妾身对大人的一片感激之情。”

“不必了。你们分别了许久,有很多话要说……呵呵,我怎么好意思打搅呢!再说了,如今衙门的事情多,我也不放心。就此告辞了……公台,我过几天会多派几个帮手来帮你打理书院的。你这几天就在家里好好休息。”林若说完转身就走了。

淮南书院建成了,有六个班,学生并不多,只有两百多,而且课程也很少,暂时只有语文,算术和劳动三门功课。

可是谁曾想到,十年后,淮南书院是整个中原地区最大的书院,不少的世家子弟和贫寒学子最想去的书院呢!

这与后来的荆州书院,徐州书院并称为国府三院。

林若从国泰村回来后,一脸的笑容,教育问题解决了。如今淮南地区算是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军防方面还需要小心防布,省得被曹操趁机占了便宜去。

就在林若以为可以好好休息的时候,一道圣旨的到来,让林若再一次无奈起来。

(第一更送上!求推荐票……)

第四十四章:意想不到的诏书 (一)

建安元年秋,天子下诏书,曹操平定袁术叛乱有功,加封魏公,假节,为大汉丞相,大将军。同时封扬州牧严新为淮南公,假节,骠骑大将军。

林若看着这诏书,有些哭笑不得,这封赏不知道是天子的意思,还是曹操的意思,可是不论是谁的意思,都是非常让林若头痛的。公的封号,不是谁都可以封的,要知道那可是仅次于王的封号了。

如今自己的官职比刘备比还要高,刘备虽然是皇叔,可是却只是一个宜城亭侯,比起林若的豫章侯还要低一个等级,如今林若还加了一个淮南公……哎,以后刘备见了自己,只怕还要行礼作揖了。

那传达圣旨的官员看到林若接过圣旨的脸上并未半点喜悦,不由说道:“严大人,还不谢恩领旨?”那官员是一个宦官,说的话带着非常强烈的鸭子音,让人听起来就觉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林若回过神来谢恩,然后看向那个宦官说道:“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了。让下官备下酒宴为公公接风洗尘吧!”

那太监也不推辞,当下跟着下人入宴席了。宴席间,那个太监屡屡向林若索贿,搞得林若非常厌烦,这寿春百废待兴,自己哪里有多余的银两孝敬他?

可是那个太监似乎看不见林若的厌烦,对林若勾肩搭背的,倘若此刻林若不是不能得罪天子,只怕早就叫人将这厮拉出去砍了。

酒宴过后,林若扶着那个醉醺醺的太监回客房休息,那厮突然间哇地一声就抱住林若的肩膀吐了起来。本来林若十分厌恶他的,如今被他吐了一身更是厌恶。可是就在林若要发作的时候,那太监在林若的耳边轻声说道:“天子有密旨要传给严大人,可是奴婢身边都是曹操的人,不得已而为之。”

林若愣了一下然后一把将那太监推开,然后命人将他扶到床上去休息,自己气冲冲地走了。

夜半十分,一阵风吹开窗户后,太监身边的那些小斯只闻到一阵幽香,便忍不住呼呼入睡了。

一个黑影从窗户闪了进来,走到床便,从口袋里掏出一瓶药在太监的鼻子上拔开塞子,不一会儿,那太监捂着鼻子嚷着:“好臭……好臭……”爬起身来了。

他起身就看到穿着黑衣一脸笑盈盈的少年正坐在他的床边。这个少年,太监认识,他正是林若身边的青年将军黄叙,白天的时候,太监见过好几次这个将军。

“咳咳咳……”太监止住了咳嗽看向黄叙说道:“将军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