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也不算太晚,入座吧!”

众人来齐之后,朱由崧说道:“我们让大家来这里开会的目的是,说一说向朝廷献土的事情,如今我们在北海已经站稳了脚跟,日本人自己打得不可开交,连他们的天皇都没了,已经没空再来惹我们了。我们是不是要归附朝廷?”

朱由崧刚一说完,阎应元就叫道:“不行,我反对,别看我们现在家家富足,若是让那些贪官污吏来到这里,不出一年,他们就能把北海的地皮都刮去一块。王爷,你在这里自立为王,多么逍遥自在,干嘛还要跟朝廷搭上关系?”

赵凤翼喝道:“一派胡言,目无王法,大逆不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我们在这里开辟出了城池村庄,就应该归附朝廷,况且小王爷还是大明的藩王,怎么可以自立为王?”

朱由崧摇了摇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手下的两派人物来了,徐光启、孙元化、方世鸿和赵凤翼这些人都是大明士子出身,自然心向大明,而其他的阎应元、徐振昌代表的军方势力却是草根出身,这些草根出身的人对大明朝廷和官员有着仇视和不信任的情绪。

朱由崧一摆手,说道:“先不要吵,归附大明,献土北海,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不过北海的控制权却绝对不能交出去,不过北海百万顷土地,却只有不足十万人口,你们不觉得我们发展的太慢了吗?”

朱由崧将大明、日本和北海的地图铺在桌面上,说道:“根据预测,明年大明的山东畿辅之地,会出现大旱百日的旱灾,如今的山东畿辅一带,水利工程失修严重,根本不足以抗击这种旱灾,到时明年和后年都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山东畿辅原本就是我朝人口密集之处,受灾总人数大约会超过数百万之多,这是朝廷的灾难,却是我们的机遇,我们归附朝廷之后,就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吸引这些人进入北海,只要移民五十万,北海就稳如泰山了,若是移民百万,北海就能成为真正的富饶之地!”

徐光启对气象学也有些涉猎,不禁奇怪地问道:“小王爷,您是怎么预测,大明会出现这种大旱的?”

朱由崧哪里曾预测,根本就是历史上必然发生的事情,他却不能让自己穿帮,说道:“那是我曾经制造的一种精密的机器,叫做气象雷达,能够通过对云层的观察,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发现了气候变化的一些规律!”

徐光启不禁颇为惊喜,说道:“不知道这种气象雷达可还在?”

朱由崧连忙摇摇头说道:“已经不在了,不过我还有他的图纸,若是徐先生想要的话,我可以送给你,但是其中的新技术太多了,现在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制造出来。现在我们讨论的是献土的事情,这种事情还是会后再说吧!”

徐光启笑道:“那就多谢小王爷了!”

朱由崧点了点头,看向众人,说道:“还有谁有话要说?”

徐振昌起身说道:“殿下,我们献土,该以谁的名义?殿下身为藩王世子,自然不可能以殿下的名义,若是以我的名义,被别人当成海盗那该怎么办?”

朱由崧笑道:“这个我早有考虑,便以高邦佐高先生的名义,高先生对于我们北海来说可是劳苦功高,安排移民,发展畜牧,他可是功不可没,而且高先生在永平府便是一个干吏,颇受民众拥戴,就说他见流民生计维艰,机缘巧合得到一张海图,便想带着一些流民出海垦荒,却发现了北海这样一个大岛,你们看如何?”

对于高邦佐在北海的功劳,那是谁都没法否认的,无论是军方还是四角大楼的这些官员都对高邦佐十分敬重,大明朝这样肯实干,肯为老百姓做事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

徐光启苦笑道:“这也太过巧合了,仿佛那些话本说书的一般!”

朱由崧笑道:“不用担心,这种借口并不是要点,重要的是只要朝廷相信了就行,联合矿业被东林党搞得几近破产,如今朝廷当中东林党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叶向高都丢了首辅之位,如今的首辅可是我们方副司令的父亲方从哲大人,还有什么要担心的?”

高邦佐却道:“这对大明对我们都是一件好事,我同意这么做,只是殿下,我们该如何布置呢?”

朱由崧说道:“移民,首先要保证他们的食物供应,北海的粮食虽然多,不过想要养活百万人,总不可能,我决定拿出两百万两从江南、湖广和南越等地购买粮食,这个就交给高先生了!”

高邦佐皱眉说道:“那我们北海的政务?”

朱由崧说道:“北海要承载百万移民的话,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