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锰�蹦忝敲皇奔渥急福�庑┩写剩 �

朱由崧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难道你们就这么急着,做我的拥立之臣,甚至都没想一想这些大局?张风府,你作为总参谋长,袁心怡,你作为安全局的局长,这件事情应该是你们两个策划的吧?我当是为什么我要求亲自南征的时候,你们会答应得那么痛快,你们应该是在那时就在策划这件事情了吧?”

袁心怡脸色颇为无奈,自从他被朱由崧从洛阳带到北京,朱由崧就一直对她礼敬有加,而此时却直呼其名,可见朱由崧的心情很差。

“殿下,属下有一件要事禀告!”张风府敬了一个朱由崧定下来的标准军礼,用他一直从容的口吻说道。

朱由崧这次却没有急于询问张风府接下来的内容,他仍然保持着刚才的坐姿,注视着对方,朱由崧的眼睛当中没有什么波澜,只是一种平静的注视,却让张风府有些惭愧,固然他做的事情绝对是为了朱由崧好,不过其中肯定也有想要成为“拥立之臣”,之后大展拳脚的意思,功利之心大过了为国之心,这才是他惭愧的根源,不过他重新鼓起勇气,说道:“王爷,是您的一位长辈要见你!”

“长辈?”朱由崧还以为张风府会澄清他所作的事情,却没想到他并没有任何辩解,反而先让他见一个人,还是他的长辈,这让朱由崧起了疑惑:“那就让他进来吧。”

“王爷,您不先问问那个人的身份吗?”

朱由崧笑道:“你是总参谋长,我相信你让我见的人,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朱由崧对他的信任,让张风府也不禁语塞,半晌,说道:“王爷,请您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你,也是为了大明!”

张风府看了看窗外,此时教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万历帝被福王朱常洵扶着走了进来,福王朱常洵笑道:“崧儿,好久不见了!”

朱由崧不禁惊讶道:“父王,你不是在洛阳吗?还有皇爷爷,你们怎么?”

朱常洵笑道:“是枢密院的人担心我在洛阳不安全,所以特意将我,还有你母亲一起接到了济南,毕竟这次皇兄……他做的事情……唉!”

朱常洵虽然在叹息,不过他的心情确实不错的,毕竟就藩洛阳之后,原本以为皇位已经是不保,而然没想到此时太子昏招连出,却让他有了成为皇帝的机会。

朱由崧看着万历帝和朱常洵,不禁苦笑道:“原来枢密院已经将皇爷爷救了出来,这倒是我错怪他们了!”

万历帝微微笑道:“崧儿,这话你就错了,可不是我被他们救了出来,而是我命令他们临走的时候将我一起带走的,而且这件事情我也有份,可以说是我跟你是在一条船上的。这件事情,我还可以算是主谋,你要是想要追究责任的话,就先把我算上吧!”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追究谁的责任就先不要提了,现在国家形势危急,我们应该想一想,怎么用最低的损失让国家重归于稳定,否则我们几代人这些年做的事情不就白费了吗?”朱由崧诚恳地说道。

万历帝说道:“到此时还能够顾念大局,崧儿,你的确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其实事情走到这里,也是你的错失,你主持建立议会,开启关税,增加国家税赋,加强枢密院的权力,增强军力,还有你做的山东模式,以及在海外开辟的大片土地,都让百姓、商人和朝廷得了利,民间无论是谁都对你寄予厚望,俨然是下一代君王的最好继承人,若是你能够直接发动你的力量将太子废黜,他恐怕也不会生此恶念,正是你太过小心谨慎,或者是顾念亲情,让太子认为还有机会挽回,便开始纠结杨涟、钱谦益等东林党人,阻挠你的改革!”

“你应该明白,当时朝中***已经在蠢蠢欲动,而你偏偏在此时提出南征,你自己也应该有自己的打算吧?”万历帝微笑着说道。

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

对于万历皇帝对事情的分析眼光,朱由崧只能表示佩服,说道:“的确,我所做的事情,他们都表示反对,这些人已经不是在为国考虑,而是单纯的为了党争而党争,这种人留在朝中是最麻烦的,我是打算我离开之后,让他们原形毕露,借着这次机会,直接将他们清出朝堂,否则朝中有了这些人存在,非但带坏了风气,而且也让那些想要做事的人,无法静下心来做事!”

万历帝笑道:“你是打算只动这些臣子,却不动太子,只可惜事与愿违,他们的动作太大了!”

朱由崧皱了皱眉头,说道:“皇爷爷,你早先也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还让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