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蠼穑��邓�窍M�梢愿��谴锍珊献鳎�绻�赡艿幕埃�踔量梢灾苯影颜�隽啥���胶蠼鹉潜呷ァ�

然而后金方面的动作却远比李如柏这边快速,他的人刚刚联系上后金,他们马上就派人过来与徐鸿儒会谈,不过令徐鸿儒惊讶的是,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居然是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四贝勒黄台吉。

“四……四爷,没想到你会亲自来这里?”即使是徐鸿儒,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胆识不凡。

黄台吉笑道:“徐先生来招,黄某怎么可能不来,只是徐先生说能够将整个辽东军拉到我们这边,对抗明朝,是否属实?”

徐鸿儒点了点头:“若非属实,徐某怎么敢劳烦四爷大架,有明一朝对军队的掌控都极为严格,不过李成梁却是个例外,他的军队与辽东地方大族结合在一起,掌控了辽东大权,而此时明廷当中的那个小监国却要统一全**令,这对辽东军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只是李如柏顾忌到京营士兵强大的战力,所以并不敢贸然打出反旗!”

黄台吉皱了皱眉头,道:“明廷的京营真有那么强?”

对于徐鸿儒的话,黄台吉还是有些不信,努尔哈赤就是靠着李成梁的扶持,才算是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对于李成梁训练出来的李家军,他们后金是有认识的,即使是李成梁死后,李家军也曾经对此与蒙古各部打打杀杀的,蒙古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即使是他们的八旗军碰上了辽东铁骑也要认真应对,却没想到京营的士兵却让辽东铁骑都这样惧怕!

徐鸿儒脸色微变,说道:“若是四爷能够见到他们的打法,相比就不会怀疑了!我曾经在登州经历过,他们的炮火和步枪,根本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比拟的!如果没有相同的火力,唯一的方法就是以骑兵冲击他们的炮兵阵地,阻断他们的火力投射,不过必须要他们犯错误,没有防备才行,因此有可能打败他们的也只有你们或者是辽东铁骑了!”

徐鸿儒跟黄台吉的会谈是背着李如柏的,因此他们不可能谈太久,而且此时徐鸿儒也并没有拉拢太多的辽东军的军官,因此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运作,然而此时在北京,朱由崧已经开始了备战。

这次讨伐后金,朱由崧选择的是亲征,无论何时皇帝亲征都会引来群臣的反对,要是不反对的话,皇帝反而以为你别有用心,就像是宋朝的寇准,怂恿皇帝亲征,结果被人说是“孤注一掷”,拿皇帝来冒险,结果就悲剧了。

此时内阁刚刚经过了**,在面对朱由崧的时候,处于弱势,再加上朱由崧态度强硬,他们也不得不同意了朱由崧亲征的要求。然而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派出文官监军,他们提出人选就是杨镐,此时的杨镐还没有经历过萨尔浒的打败,反而是曾经在朝鲜之役当中与邢阶配合,是文官当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朱由崧也与杨镐接触过,杨镐年过五旬,性格沉稳,的确不是那种纸上谈兵之人,便也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就当是多个参谋。

这次虽说是亲征,朱由崧却不会亲自指挥,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要做个技术员那还不错,不过要当个统帅,那就差了点了,因此他调了方世鸿为主帅,方世鸿如今也算是一员大将了,在北海日本南洋南征北战,战绩都可以令人满意。

而且为了这次征讨后金,朱由崧还特地从北海调来了五万日本皇协军,这五万皇协军统领就是魏进忠,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没有枪支火炮这些火器,只能算是精锐的冷兵器军队。

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

这次朱由崧虽说是亲征,他的仪仗不过是到了山海关,并不再向前,要知道前方不光有满清人的力量,李如柏他们的辽东边军体系的人对朱由崧也很不满意,君子不立危墙,朱由崧并不打算到前方去,给方世鸿添麻烦,自己在这里刚刚好,这样能够提升前线将士的士气,却不用让方世鸿分心来照顾他的安全。

与此同时朱由崧在山海关,也能够督促着内地对前线的供应,很早之前,在京津铁路网刚刚完成的时候,以此为核心的北方铁路网就已经开始向四面眼神,从京津铁路线延伸出来的铁路,已经穿过了山海关,正在向锦州方向延伸,预计今年六月份就能够修到锦州,到那时内地的物资就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对后金产生巨大的压力,甚至直接推平他们。

当然最重要的任务,则是整军,在朱由崧看来,此时以京营和北海老营的十几个师的强大战斗力对付后金已经绰绰有余,在这上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因此朱由崧打算借这个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