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那怎么办?”

“杀?”

“光杀了吴一道有什么用处,账本不知道被他藏在什么地方,还有咱们这多年来的见不得光的那些事,吴一道一件一件必然也都记着。他肯定是把东西藏在什么别人根本找不到的地方了,不然怎么会这样有恃无恐?”

“不知道东西在哪儿,终究是个麻烦事。杀个吴一道简单,要是杀人能摆平这件事,你我还至于坐在这里商议?”

之前那文雅气质的人犹豫了一下说道:“咱们以前就分析过,吴一道在去西北之前就将他女儿吴隐玉送去了江南清乐山,说不定那东西就在他女儿手上!这么重要的东西,他是不会相信别人的,所以除非他自己保管,否则就是在吴隐玉那里。”

“已经快两个月了!”

那高高瘦瘦的人说道:“咱们派去江南的人手还没有消息传回来,这个吴一道就是一头老狐狸!恐怕早就预料到有这天,所以才会花大笔的银子把吴隐玉送去清乐山修道。以前以为他只是溺爱女儿,吴隐玉要什么他给什么,现在才明白他的心思竟然想这么远!”

“只能再等等了,下江南的人若是带不回来好消息,这事儿就只能在京城里解决了。实在不行,就先除掉吴一道。再把他身边的亲信全都宰了,这样,就算陛下想找那账本也无从找起。咱们得不到,谁也得不到。吴一道为了保密,知道这件事的人肯定不多。所以,也杀不了几个人的。”

“那个叫方解的……前阵子一直住在散金候府里,你们说……吴一道会不会将东西给了他?”

“应该不可能,吴一道怎么会信任一个外人?”

“怡亲王已经派了人到那个方解身边,吴一道若是真把东西给了方解,肯定能查出来的。”

最后这个说话的人,赫然是怡亲王的管事秦六七!

……

……

清风观

怡亲王一边走一边看着周围的景色,忍不住赞道:“这观里算是长安城数一数二清净自在的地方了,也难怪真人到了长安城之后就再也不出门。在这里的时间久了,只怕连孤也会迷恋上这份幽静安详。”

跟在他身边相陪的,正是清乐山一气观的观主,大隋道宗的领袖萧真人。这个在江湖上地位超绝的老道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仙风道骨的气质。若不是身上穿着象征真人身份的黑色道袍,换做普通百姓的服饰走在哪儿都不会被人记住摸样。

这样的老者,就算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你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普通,太普通。走在他们身后几米外的清风观观主和一身红袍的鹤唳道人,看起来也要比萧真人更像是一位得道高人。

萧真人笑着说道:“王爷身在风尘中,想不到竟然怀着一颗道心。”

怡亲王哈哈大笑:“哪儿有什么道心,不过是身处喧嚣之中太久有些厌烦了,忽然间置身这道观里就好像走进世外桃源,心里清净了不少。依着孤的性子,真让孤在这里陪着油灯道经度日,还不憋闷死?”

萧真人道:“可不敢请王爷久住,不然这道观里用不了多久就会满院子的莺莺燕燕。”

怡亲王笑的前仰后合,一边走一边说道:“萧真人倒是看得真切,孤这半生来,最离不开三个东西。一,美酒。二,美人。三美食。若是孤真在这院子里住下来,或许长安城里楼子里的姑娘们真会跑来找。”

萧真人笑了笑,没答话。

怡亲王走到大殿外面,回身看了看走过的路有些感慨的说道:“这里是道观最高处,回头望来时路尽收眼底。还是站在高处看风景好些,越高越好。站在最高处,半路走的艰辛些也值得。”

萧真人语气淡然道:“高处冷。”

怡亲王道:“那就穿厚实些。”

萧真人又道:“身上的冷不算冷,再厚的衣服也裹不住心里的冷。”

“真人为何心冷?”

怡亲王问:“莫非是因为站的太高?”

萧真人道:“还没有王爷站得高,怎么算太高?”

他指了指脚下,确实比怡亲王矮了一个台阶。他并没有走上大殿前的小广场,只差一步。

“你为什么不再走一步,和孤站的一样高?”

怡亲王问。

萧真人沉默了一会儿后认真的说道:“我站在该站的地方,再高也不高。若是站在不该站的地方,再矮也还是站高了。而且有时候王爷把高处看的太美好了些,其实就看风景来说,山顶和差一步到山顶的地方没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