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不瞒珉长官说,如今大概也就你一个人持如此观点了,若是皇上召见,还要小心说话。”

“我自然想小心说话,但是,我也必须跟皇上说实话,否则,岂不是欺瞒皇上,有负圣恩?”

“珉长官,你也不要把那鞑靼人说的那样可怕,既然你能打败两万铁骑,别人就不能了?我正打算过了年也到卜奎去呢。”

这样的话题,自然是缺不了长安了。她觉得自己练兵有成,早就跃跃欲试了。

“栗安,你千万不可到那里去。那里实在太危险了。鞑靼人的战力,比南温都拉人的战力要强得多。”

鞑靼人的战斗力,比四大部落的战斗力强,这已经是个基本事实了。

这种强大,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兵员素质上,还在其他许多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是他们的军队组织结构更为紧凑,作战效率更高。装备上也要好于四大部落。

其次,还在于鞑靼人的骑兵,是一支半职业化的军队。平时在一起的训练更多。不象四大部落那样,只是靠临时召集,没有什么像样的集体训练和战术配合。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鞑靼人的战争动员能力更强,后备兵员也更充足。一旦进入战时体制,可以爆发出惊人的战争潜力出来。

目前,对于北温都拉,尤其是鞑靼人的侦察,一直是府兵团的重点。贾芹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侦察搜集鞑靼人的情报上了。

侦察不仅仅限于军事上,地形、地势、经济、文化甚至宗教等都在侦察范围之内。

所以说,目前在朝内,对于鞑靼人了解程度,贾珉说第二,是没人敢说第一的。

但是,朝中大臣们,似乎不屑于对鞑靼人多去了解。似乎到时候发个檄文,朝廷大军一到,人家就举手投降了。

对于这股开战思潮,贾珉从王子腾那里也了解到了一些,但是,毕竟了解的还不多。今天跟长安和李成斌一交流,才知道,此事几乎已成定局了。

对此,他颇有些费解。

目前北温都拉并不对朝廷构成威胁。鞑靼人也没有南下入侵的迹象,似乎也没有挑战朝廷权威的想法。

此时对北温都拉人开战,不仅缺乏强有力的理由,也没有现实急迫性。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急于对鞑靼人开战。

“我该说的,都跟你们说了。将来皇上召见,我也还是我的观点。我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见到皇上,也把我的观点转告给皇上。”

“另外,栗安,我以前是你的长官,现在我负责任地跟你说,你千万不要想着到卜奎去,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就是要去,难道你是怕别人去抢了你的功劳,把鞑靼人给你自己留着?”

长安这么一说,贾珉立刻哑口无言。

第0349章 她怎么会在这里

见贾珉不说话,长安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分了。

“珉长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好了,栗安,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算了,不谈这个话题了,喝酒。”

贾珉确实没有生长安的气。

他对于长安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她现在统领了一千来人马练兵,实际上,领兵的事情,主要还是李成斌在做的。

不能排除将来长安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将领,但是,以长安目前的能力,想统领一千人马上战场,还是远远不够的。

长安和李成斌目前是在按照贾珉的方式在练兵,她的部队的战斗力,也会比其他人强上许多。

但是,毕竟没有经历过实战。况且,贾珉练兵思想的真正内涵和精髓,他们到底领会了多少,也是个未知数。

贾珉的府兵团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到了卜奎之后,还跟四大部落纠缠了好几个月,真正把四大部落琢磨透了,才正式交战。

况且,交战之前还有舆论战,经济战、袭扰战配合,又制定了针对性的战术,进行了严酷的训练,还有火器的优势,最后才取得了胜利。

这些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才是他取胜的根本原因。最后的胜利,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

但是,贾珉现在发现,这些根本性的东西,都被人们忽略了。人们把他的胜利,看的太简单了。

至于说他想把功劳留给自己,不想让别人染指北温都拉的战事,长安虽然只是一说,但是,贾珉也意识到,这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

长安现在,基本上还是拿贾珉当自己人,才会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