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

五妹点点头无声的拢紧了身上的斗篷,五妹半晌对着迎春慢慢的说:“你看皇上的病能好么?那个和尚那里去了。”五妹以前是个很坚定地科学主义者,但是穿越以来,对着神佛的世界,五妹也生出来一种敬畏之心。前几天皇帝的病情时好时坏,玉林通琇那个老和尚念念经,几场法事下来皇帝的情况便能好一些。其实五妹对着那个和尚的存在总是很不舒服,但是病急乱投医,五妹忽然想起来玉林通琇了。

“娘娘是忙着伺候皇上的病情,混忘了。老和尚不是云游去了,皇上跟着娘娘提一下,皇后娘娘不是还生气呢?”迎春很清楚五妹对着老和尚没什么好感。今天见五妹主动问起来,迎春担心的想着,看样子皇上的病情真的不妙了。

见五妹痴痴地发呆,迎春叫来两个丫头帮着自己把五妹扶着进去,五妹神游天外不知在想些什么,迎春和两个丫头忙着围着五妹团团转,给五妹换衣裳,扶着五妹坐在暖炕上,端来热茶给五妹驱寒。

五妹端着茶杯还在发怔,忽然太后一阵伤心地哭泣声传来,五妹就好像是被针扎着一样,猛的站起来,手上的茶杯一下子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五妹冲进皇帝的寝室,顺治脸色还算是正常,只是苍白的厉害,太后伤心地跪在地上,拿着绢子捂着脸,顾不上太后的形象正在嚎咷痛哭。

还好不是皇帝出事了,五妹刚刚松了一口气,太后却是一句话把五妹给吓得半死。“皇后,你劝劝皇帝,福临,你不管额娘看了,难道忍心放下五妹和你的孩子们么?额娘就是拿着自己的命也不能叫你出家啊!”

什么皇帝要出家!五妹怔怔的看着皇帝,小胖子是病糊涂了,还是历史是真的无法改变的,顺治皇帝在历史上就是有人考证过是出家的。可是那是因为顺治对着董鄂妃一往情深的缘故,现在历史改变了,五妹可不相信皇帝能有什么要出家的理由。

顺治看看五妹,神色如常就跟着平常对五妹讲话一样,顺治沉静的说:“皇后,各位大臣和王爷们来了没有?你把玄烨叫来。还有把孩子们全叫来,常宁和隆禧没出过天花,只在外面候着就是了,不要进来。”见五妹还是怔怔的,顺治微微的一笑:“皇后你先扶着皇额娘出去吧!”

五妹冷静下来,上前搀扶着太后叫来苏麻扶着太后出去了。五妹张嘴刚想说什么,外面大臣们已经报名请见皇帝了。

五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坐在东暖阁里面里面的小屋子里面,听着外面皇帝和大臣之间的谈话,其实离着皇帝的床前跟近,完全能听见皇帝和大臣之间的谈话,可是五妹仿佛离着那个房间很远一样,耳朵里面听见任何声音都是离着很远的,只是能听见隐隐约约的声音,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

这个小小的房子是拿着一个屏风和外面相隔的,里面放着一张小小的桌子靠着墙放着不少的书架子。皇帝很喜欢在这个房子里看书。五妹坐在书桌前面,上好的端砚上面岁寒三友的样子还是五妹挑选的。一边放着一块纯净的白水晶镇纸,里面精美的雕刻着一只莲花,也是皇帝和五妹一起挑选的。五妹心里乱成一团,自己心里对着小胖子是什么感情?只是单纯的担心皇帝不管是驾崩还是出家,玄烨太小,势必将来权臣和皇帝是要发生冲突,自己稳坐了太后的位子,毕竟对着管理国家,五妹没有多少信心。

还是自己真的对着顺治动心了,只是不想一个人生活?

“朕决定立皇三子玄烨为太子,太子年幼,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政大臣!”皇帝的声音传进五妹的耳朵里面,接着便是大臣们磕头和喊万岁的声音,接着便是玄烨带着一点点的哭腔的叫着皇阿玛。

顺治接着对大臣们讲了什么,五妹完全没听见,因为五妹的注意力完全被眼前的这张纸吸引了。这是皇帝的手笔,一张上好的玉版宣笔墨淋漓的写着: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