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孙思邈长叹一声:“还不就是因为夫人口中的那个‘药王’之称,就因为这个外人强加于老夫的名号。贞观三年,陛下便意欲赐老夫爵位。老夫潜心医道,不愿为俗名所累,固辞不受,连夜不辞而别!陛下颜面大损,又惊又怒,出动八百千牛卫四下搜寻老夫,老夫好不容易才从京师脱身,遁往峨眉山。如今若是再入京师,岂不是送羊入虎口么?”

小小听他说得有趣,忍不住笑道:“小小曾听人说过,孙大夫曾蒙两朝三代君王赐爵,不过您都婉拒了。小小斗胆相问,大夫为何三番两次拒绝这些爵位呢?”

“若是醉心功名利禄,老夫哪里还有闲暇和心思来精研医道?”

孙思邈气鼓鼓的说道!

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原来,成功真的绝无侥幸!若是心中牵挂着名利,恐怕孙思邈也难以在史书上流芳千古了!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小小心中长舒一口气。药王不愿入京为皇后娘娘诊治的原因,便是担心一去之后便难以脱身。若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以孙思邈的医德,还有那种所有御医都束手无策的怪病的吸引力,他定会进京的。想到这里,小小嫣然一笑:

“孙大夫,若是小小能够说动陛下,绝不限制您的自由,可以随意出入京师,您可愿意为皇后娘娘诊治?”

孙思邈不置可否,反而一脸奇怪的表情:“夫人,请恕老夫直言。

此事与夫人何干?为何夫人如此热衷于此事?”

“孙大夫,相信您亦有所耳闻,当今皇后娘娘,乃是万民称颂的贤后。朝中一大批忠臣直臣,无数次犯言直谏,惹得陛下龙颜大怒。若非皇后娘娘抚慰陛下,这些忠臣直臣们,恐怕早就丢官免职甚至身首异处了!若没有这些忠臣直臣,这天下将会变成何种模样?故而孙大夫救下娘娘一人,便等于为朝中那些忠臣直臣,为天下万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啊!”

孙思邈动容了,当今皇后娘娘贤明淑德,他倒也时常听人说起。

却从未想过,这其中竟然还牵涉到如此多的曲折。而他也清楚,小小所说的确十分在理。

沉思片刻之后,孙思邈一咬牙:“罢了,老夫承认夫人所说有理,明日便动身前往京师!”。小小还未来得及高兴,便又听孙思邈语气一变:“可是夫人的承诺可要算数,在替娘娘诊治之前,老夫便要得到陛下的明确答复,可好?”这话的语气,几乎已近哀求,让小小好一阵无语。不过。她也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让李世民答应下来,毕竟,若是要在孙思邈和观音婢之间选择一人,李世民会选谁,不用想都知道答案。因此,她坚定的点点头:

“孙大夫放心,明日一早,小小便写一封书信。请您入宫之后,转交与小女子的夫君江郎,他自会向陛下禀明一切的!”

孙思邈顿时反应过来,这解元夫人,恐怕不单单是为了天下苍生吧?不过他既然已经做下决定,便也不再计较其他了。况且这解元夫人,亦是拥有菩萨心肠之人,解元公地位愈高,这解元夫人能做的善事便愈多。因此,也不在意被算计了,反而笑呵呵的打趣道:“夫人望夫成龙,竟然连老夫也算计在内了,解元公得妻如夫人,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啊,呵呵吼……!”

小小面现愧色,自己那点小心思被这位药王看穿了,不禁有些局促和不自在。不过很快她便调整过来,也不狡辩:

“药王取笑小女子了,妻凭夫贵,古今皆然。小女子亦不过希望能凭夫贵罢了,如此,当能多行善事,多积福德!”

孙思邈本就是修道之人,心境豁达。见她不仅不出言辩解,反而大方的承认下来,更说希望能多行善事。当下对她的印象大为改观,方才那点被算计的小不愉快早就烟消云散。乐呵呵的说道:“夫人若能知行合一,老夫保你如愿以偿!”

小小心中一喜,站起身来盈盈一福:“谢孙大夫吉言,如此,小女子便先行告辞了。明日小女子亲自将书信交予大夫,顺便送大夫一程。”孙思邈点点头不再多说,起身相送。

从孙思邈的医馆回来之后,小小连夜写了一封书信。除了问候江志轩之外,更把自己如何说动孙思邈的情形作了详细描述。也把孙思邈的意思告诉了他,请他转告皇帝陛下。此外,她让江志轩觅个机会,向皇土举荐一个人—— 未来的大唐名将李嗣业!信的最后,才告诉夫君,农场已开始有收成。此外,那本《大贤集》也已经寻着了,请他安心云云。

翌日一早,小小带着鬟儿和姚山,坐上李嗣业驾着的牛车赶到医馆。没想到孙思邈起得比她还早,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