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茉僬跣�!�

拿着手里的银票,探春还不敢置信。一本书就净赚了五百两?而且还有后续收益……那上百本书写下来,自己不是可以当个小富婆了吗?

探春其实并不贪心,也不想成就一番事业。只要在被迫远嫁之前,能够顺利跑路,有银子买吃买喝,不至于饿死街头,也就够了。

所以,她也没想去查账什么的,能够有这么多的收益,于她而言,已是心满意足。

“姑娘,不知道是否还有新作么?”冷子印满怀希冀地问。

“正在写……”探春有点不好意思,最近一段时间,她和翠墨两个士气低迷,《笑傲江湖》进展甚缓。不过,这次带回银票,恐怕翠墨又会疯狂地来个废寝忘食,进度便快了。

况且,半夏和当归天资不错,不单是练了字,有时候还能出些主意。四个人齐心合力,用不了一个月,这部书稿便可完工。

探春在心里思想了一会儿,便嫣然一笑:“冷掌柜的请放心,待那两套书卖得差不多,新的那一部也能完稿,不至于青黄不接。”

“那就好。”冷子印欣然点头。这些书的赢利虽然不错,但还不是他热心的原因。除开水溶的暗中照拂,这些书的热销,让他的书铺名声大振,字画生意也好了不止一倍。因此,他对探春的殷勤,完全是发自内心。

探春把《笑傲江湖》讲了一个大概,当然多留了个心眼儿,有些精彩的段子并没有说。饶是如此,也听得冷子印两眼放光。

“这故事好,一准比那两本还卖得火。如今可不能再在封面上印个佚名儿,姑娘倒不妨起个号,听起来雅致些的,往后叫起来也响亮。”

探春笑道:“那就叫金庸吧!”

冷子印细细地问了两个字,探春又后悔起来。她以后再盗版梁羽生古龙的,难道也延用金大侠的大名不成?

“这个名字倒也使得……”

“不成,这个字笔划有些烦,一般市井中人还认不大出,不如另取一个,叫蕉下客罢了。”探春急忙补救,想也不想就拿出红楼里原该属于她的那个别号。

“这三个字好,读起来也别有韵味。”冷子印啧啧称赞,“下一版印刷的时候,就把这三个字印上去。往后,蕉下客这三字,便是咱们的招牌儿了。”

面对光辉灿烂的远景,探春憧憬之余,也不免心虚胆怯,硬着头皮又应承了两句,不敢耽搁,揣着平生第二笔“巨款”,连脚步也平白地轻快了许多。

果然,翠墨得知探春竟然分得五百两银子,热情空前高涨。刚接手的绣活儿才做一半便束之高阁,继续完成《笑傲江湖》的大业。再加上半夏和当归初学有成,对探春派给她们的活儿,用十二分的热情去完成,进度便陡然加快了一倍。

“你们都疯魔了不成?”侍书无奈地看着手里翠墨还没有完成的绣活,哭笑不得。虽然探春这里的人是补齐了,可补了也等于没补,一下子去掉了三个……好在探春不是个挑剔的主儿,什么事只要差不多就行,剩下来的人倒也没有真的增加多少工作量。

翠墨理直气壮:“侍书姐姐,你想想啊,我们三个人不过三两个月的功夫,就能挣上五百两银子。若是拿着这银子买绣活,可不知能买上多少件儿了,把阖府上下全打点好也尽够的。”

探春点头赞同:“不错,就是这个理儿。”

侍书嘀咕:“在这府里头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那些银子……”

虽然很想高风亮节一番,但想到那五百两银子,探春不吃不喝也得等上大半年,气便弱了下来。况且,探春也没个生母替她筹办婚事,嫁妆还得自己留些东西压压箱底儿。

正文 第五十九章 海棠诗社

“现下儿当然不愁,但往后就难说了。这人啊,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哪怕想要骑鹤下扬州,也得腰里缠着银子呢!”探春老气横秋地有感而发,是因为她能“预见”贾府的没落。

翠墨却会错了意,立刻接过话头:“可不是吗?眼看姑娘一年大似一年,在这个府里到底不是嫡出的姑娘,日后嫁妆也有限,还得咱们自个儿打算。”

探春愕然,她考虑得……没这么长远。

但显然,这个理由说服了侍书,她立刻闭上了嘴,心甘情愿地穿起了绣针:“还是翠墨想得周到,也不必到外边买绣活,虽然我的手艺比不上你,但也能勉强拿得出手,平日少顽耍一会子也就是了。”

尽管是个现代人,说到自己的终身大事,终究还是有点羞涩,探春虽然心底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