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等到方才那一股气泄了,武松便觉得头晕目眩、脚下发软,却是失血过多的症状。

然而不断涌上来的义军士卒,却压根不给他包扎伤口的机会,那六人刚刚咽气,便又有四人哇哇大叫着冲了上来。

虽然手酸脚软,便连举刀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武松却依旧畅快大笑着:“哈哈哈,来得好,今儿你武爷爷便要杀个痛快!”

一边笑、他一边奋起余勇,将刀尖对准为首之人,却是打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拉上几个垫背的。

“着!”

便在此时,只听身后一声大喝,那为首的义军应声而倒,咽喉上却多了一支利箭!

武松回头望去,却见秦明挥舞着狼牙棒扑将上来,而身后持弓引箭之人却是袁朗。

眼见得秦明一棒一个,砸的那两个义军七窍流血,武松却是半分劫后余生的庆幸都没有,反而一把扯住了林冲,急道:“栾廷玉呢?!他怎么到这般时候还没带援兵过来?!”

按照之前的安排,早在两个时辰之前,栾廷玉就该带红巾军的后备人马过来接替了,若非如此,武松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直娘贼的!那霍金城也反了,如今正与栾统领在城内酣战!”

林冲面色铁青,愤愤的攥折了一支羽箭,嘴里骂道:“这仗没得打了,从官军到百姓,愣是没一个靠得住的!”

霍金城也反了?!

武松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原本这趟南下平叛,说好了是民团打下手、官军做主力,然而现在官军做了主力倒是不假,可却不是平叛的主力军,而是造反的主力军!

打从腊月初三进入江浙境内开始,官军内部便不断有人投贼,小到三五人、多到一整个营盘于是还没有与方腊义军接战,四万七千多官军就整整少了九千多人!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到了正面战场上,每每关键时刻,便有人倒戈一击,搞得官军大败亏输。

再加上地方百姓颇有摩尼教信徒,时不时便有企图纵火、下毒,更让官军疑神疑鬼、各自为战。

等到方腊大军围住这杭州城时,守城的主力便只剩下以红巾军为首的地方民团了。

就这样,城中还不断有人通敌。

这还真让林登万给说准了!

武松拄着单刀,眺望城内,见西北角的军营火光冲天,不由的颓然叹了口气,道:“袁朗、秦头领,你们二人先在此坚守,我去寻那朱,商量一下突围的计划!”

袁朗、秦明听到这话,却都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其实早在十日前余杭县大败时,红巾军内便有人提议战略性转移,武松却执意不肯,觉得凭借着杭州城坚粮足,未必不能守到朝廷援军到达,若真能如此,便是奇功一件。

当时情况也还没有这般恶劣,因此提议者便也没有再坚持然而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却由不得武松在这里死撑。

原本他们已经琢磨好要犯言直谏了,现在武松主动提出要突围,自然是最好不过。

却说武松下了城墙,立刻使人赶了马车,直奔两浙制置使衙门。

在路上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又进了些干粮,等到了衙门口时,武松便又恢复了几分体力,麻利的跳下车,大踏步闯将进去其实要按照常理来说,以他区区一个县尉的身份,便是请人通禀,也不一定能进到里面。

可谁让他有个哥哥,时宋徽宗面前的红人呢?

在加上此时城中防务,已经全数落入红巾军之手,自然无人敢出面阻拦。

到得里面,却见那公堂之上一片狼藉,太师椅翻了三把、桌案也倒了一张,也不知是账册还是什么的白纸飞了一地,两浙制置使陈建和朱怒目相向,若不是知府赵霖、廉访使赵约二人极力阻拦,怕是已经撕扯在一处了。

武松却懒得管他们如何内讧,随便拱了拱手,大声道:“诸位大人,这杭州城怕是收不住了,该如何突围,还请早作决断!”

“突围?!谁让你们突围了?!”

话音未落,那陈建便已经恼了,斗鸡一般伸长了脖子叫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正是你们为国死战的时候,你等如何敢妄言弃城而逃?!再敢……”

“大人。”

若换了平时,武松也许还会给他留几分面子,此时却实在无心敷衍,便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晒道:“俺们是民团,一应装备粮饷都是自筹,除了这次为朝廷卖命之外,从来没拿过朝廷一分钱!你若想寻人为国死战,且去找那些朝廷奉养的官兵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