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菜中不放盐般淡而无味,豆浆卖的不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染儿为了能让提高豆浆的销售量,就开始让毛三帮她找白糖。可染儿不知道那时的白糖并没有在民间普及,误以为是村里的杂货铺小,还专门让毛三去了趟向阳城找白糖,结果毛三跑遍了向阳城的所有店铺,都说没有白糖这种东西。到这时,染儿才晓得唐代的老百姓连最普通的白糖都吃不到,没办法,染儿只好减少豆浆的进货量,其实她本想往豆浆里加些蜂蜜来调味,但她印象中好像记得蜂蜜和豆浆不宜长时间一块冲服。具体为什么不能,她忘了,反正,在吃的上面,有些食物搭配不对就是毒药,她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宁可等找到白糖了才发展她的豆浆事业,也不想因她乱配食物而害及别人的健康。

娘俩每天早早就起来开始忙活,一直忙活到,要按现代计时法就是**点左右才收摊回家,回家后,给家人做饭,等全家在一块吃完早饭后,佝偻爹依然带着星辰上地里干活,毛三就跟着染儿娘俩上隔壁收拾前天借宿的客人住过的屋子,顺带将没住人的院子都清扫收拾一遍,这一鼓捣就到晌午了。

吃了午饭,染儿娘俩才能稍微地躺床上休息会,这时候也是娘俩盘腿坐炕头上数银子的时候,王莲花看着一天比一天卖的银子多,心里高兴,也就不怎么嘟囔让染儿绣女红了。

不过,等王莲花想起来。有时也叨念两句,她每每叨念染儿时,染儿就朝床上的铜板呶呶嘴,问王莲花是银子好还是让染儿扎着头子绣花好?染儿还说她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干了这样干不了那样!

王莲花听了染儿的话,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笑呵呵地来句,看在银子的份上就暂时放过你个臭丫头!

睡完了午觉,染儿就窝在屋里看会星辰买的书,等到下半晌的时候,染儿就跑到隔壁让毛三将门口写有农家客栈的大红灯笼挂起来,然后。她们娘俩就在家炸油条,不过这会炸的油条是卖给村民及借宿的路人。

这样忙碌的日子,转眼间就又是大半个月,染儿本来担心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时日一长她就放开了,只当她对那个叫王士立的人多心了,也就不再惦记这个事。

这天是七月初七乞巧节,传说是牛郎和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的日子,也是现代中国人的****节。在唐代盛行是在乞巧节这天晚上,对月穿针 ,如果线从真空中穿过,这个女孩就叫有双巧手。

王莲花为了不让自家闺女晚上在同龄的女孩面前丢丑,一大早起就将染儿从睡梦中叫醒,对染儿说,今儿是女儿节,特意歇一天。

染儿当时听了很高兴,还撅嘴埋怨王莲花,既然说歇一天,干嘛不让她再睡会觉,说晚上蚊子多得不行,咬得她浑身都是扁皮疙瘩,她才刚睡着没多大会,就将她喊起来了。

王莲花呵呵笑着说,她的意思是今儿不做生意,并没打算让染儿再睡觉,然后就拿了一摞各个型号的针和线放到染儿跟前,说今儿一天让染儿光穿针眼就成。

染儿打着呵欠用手拍了拍嘴,想着王莲花可能是要做什么东西,眼花了穿不进针去,让她帮忙穿下针,也没多想,就问王莲花用那号的针什么颜色的线,她好帮王莲花穿好后躺倒再接着睡会!

王莲花说所有的针都要穿上线,染儿哦了声,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睁着的那只眼也是半眯着地拿起针和线就穿起来。她将针和线穿好后递给王莲花,她穿啊穿啊,等她感觉快穿没了的时候,低头看看旁边还有好多针和线。

染儿觉得不对头,睁开双眼仔细瞧了瞧,她的亲娘啊,怪不得这针越穿越多。原来染儿在前面穿,王莲花在后面拆,拆完了从摆放到染儿的身边。

气的染儿双眼一瞪,“娘,你这是做什么,我在前面帮你穿,你在后面给我拆,这么着循环反复,我就是穿到猴年也穿不完啊!”

“娘这是在帮你练习穿针的技巧,去洗洗脸醒醒劲,娘今儿这一天啥都不干就陪在你身边看着你穿针!”王莲花呵呵笑道。

“娘,穿这个干什么,要是整天让我穿这,我宁愿跟你一块去村口卖油条去!”染儿嘟囔着跳下床到外面洗了把脸,用盐撮了下牙道。

王莲花拿着针和线跟着染儿走到院外,“娘刚才说了,你今儿的任务就是练习穿针,别的啥也不用干,娘就在旁边陪着你!”

“那娘你总得告诉我,让我练这个干什么吧?要不让我糊里糊涂地做这无用功岂不浪费工夫!”染儿不满地道。

王莲花瞪了染儿一眼,“臭丫头,你记得今儿是什么日子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