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陶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去了外院传话。我们几个服侍故去的四夫人早膳。当时故去的四夫人心情很好.还说佟姨娘肚子尖尖的.

说不定是个儿子.赏了佟姨娘和秦姨娘每人一碟松仁糕。吃完了饭还让小丫鬟端了杌子我们坐,饶有兴趣地问起孩子的情况”….

十一娘听着突然打断了文姨娘的话:“赏了佟姨娘和秦姨娘松仁糕,那赏了文姨娘什么?”

文姨娘表情微窘:“我告时怀着身孕,乳娘让我别乱吃东西。我又怕大家误会。当着外人只说没食欲.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不勉强我吃东西了。”

是怕有人在饮食里做手脚吧?

凭元娘的聪慧.不可能看不出来。她既然看了出来了,以她的性情又不可能自降身份、明面上去为难一个小妾。

十一娘微微地笑。

文姨娘也不否认.斟酌着道:“故去的四夫人,很有些脾气。进i

没多久,就把佟姨娘和秦姨娘训得服服帖帖的。我初来乍道.不免有几份戒心。”表情到底有些讪讪然。

十一娘能理解.微微点头:“那后来又发生了件么事呢?、

文姨娘道:“我当时饿得很、就借口不舒服回了屋子。待中午过去服侍午膳的时候,却发现气氛全变了——故去的四夫人盘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放在炕桌上的手紧紧撂成了拳.正面沉如水地望着立在她面都的陶妈妈.而陶妈妈呢、脸色铁青,嘴角不停地哆嗦着.一副气极败的样子。佟姨娘和素姨娘则如履薄冰般并肩立在落地罩旁.大声也不敢吭一下。我看着情况不对、又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正寻思着说些什么好.就看见佟姨娘对我使了个眼色。”说着.她眼神微黯.

轻如春风般地叹了口气.“碧玉这个人,不仅模样儿好,待人也厚道.

就是性情太温顺了些……她语气一顿.欲言又止。

是因为听者是元娘的妹妹有些不方便讲?还是因为没办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对佟姨娘的感受呢?

十一娘端起茶盅来缀了口茶,这才发现茶早已经冷了。

“我看着,就悄悄地走到了一旁”文姨娘低声道、“刚刚站定.故去的四夫人突然冷冷地扫了我一眼,吩咐陶妈妈摆膳。陶妈妈很不甘心的样子.半晌才低声应.是,,退了下去。佟姨娘看了忙上前给故去的四夫人重新斟了杯热茶。故去的四夫人喝了茶.脸色好看了不少。气氛也缓和了不少。我就趁机上前说了几句笑括.正好陶妈妈指挥着粗使妈妈端了午膳进来。我们几个帮着安了箸,故去的四夫人就挥了挥手,让我们退下去.单留了陶妈妈说话。

“我就悄悄地问佟姨娘出了什么事。

“佟姨娘告诉我,说陶妈妈为了四月初八的事到外院去找管事安排:车马,结果管车马的管事一会说有几辆马车车轴坏了还没修好.一会说赶车的车夫人手不够白总管还没有招人.推三阻四的.总之是凑不到需要的马车来。陶妈妈没有办法、去找白总管。白总管亲自带了贴身的小厮去马棚挑马、选马车。这才把马车的事定了下来。

“谁知道侯爷特意去请的姨夫人,也就是太夫人的堂妹这个时候来了。老姊妹几十年不见,自有一番阔契。太夫人少不得要请这位姨夫人一起去逛药王庙。只是这样一来,就要再加几辆马车才行。

故去的四夫人想着如果再加几辆马车.又要费一番周折,回到屋里就对陶妈妈说,不去药王庙了。

“陶妈妈不同意,说,如果有人不去.那也应该是孀居的二夫人不去.或是怀了身孕的三夫人不去。怎么也轮不到主持中馈的夫人不去。还说,要是故去的四夫人不好意思对二夫人去说.她去说。

“故去的四夫人听着就急了起来。说、要是二夫人问为什么不让她去.难道说差马车不成?二夫人既主持过内院的中馈.又帮着太夫人管外院,家里什么情况.她最清楚。这话一出.岂不被她笑掉了大齿.说我一个堂堂永平侯夫人竟然连家里的几辆马车也调拔不动。

“陶妈妈觉得有道理、就提议让三夫人不去。故去的四夫人也不同意。说,三夫人为人最是小气.一点点的亏都不肯吃。知道家里的人出去逛禅院单单不让她去.她还不闹到太夫人那里去?到时候太夫人问起来,更没脸。

“陶妈妈也急起来。说,天大地大,不如子嗣大。难道就这样让了不成?

“故去的四夫人听着脸色就变得很难看起来,半晌没有说话、最后还是决定不去了。

“陶妈妈就为故去的四夫人抱不平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