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4页)

“还是有个事!”十一娘望着徐嗣诫还有些稚嫩的面孔,斟酌道,“如果我让英娘以后一直留在我们身边,你觉得好不好?”

“好啊!”不知道为什么,徐嗣诫听着心里有点高兴,“大表妹性情开朗,又懂花草,她在您身边,你也有个做伴的人……”说到这里,他不由哑然。

女孩子大了,自然要嫁人的,母亲想把她永远留在身边,好像有点不大可能……可母亲也不是那种信口开河随意说话的人……念头一闪而过,有个大胆的想法突然跃了出来。

他不由脸色绯红。

“母亲……”望着十一娘半晌说不出话采。

十一娘见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笑着点了点头,又问他:“好不好?”

徐嗣诫的脸这下子红得能滴出血来。

他低下头,期期艾艾地不敢看十一娘。突然说了句“我,我给您沏茶去”,端了十一娘的茶盅就出了门。

十一娘不由抿了嘴笑。

第二天去了弓弦胡同。

“大家的事怎样了?”王姨娘恭敬地把十一娘请到了书房。

“正在侯吏部的缺。”罗振兴穿了件半新不旧的葛色杭绸长衫,衬着白净微胖的面庞。

有着中年人情有的沉稳。十一娘突然自己第一次进京,罗振兴在通州码头接她时候的模样。

英俊挺拔……突然很理解罗振兴为什么外放了!

“二蚂蚁手打团第一时间章节手打叔和三叔怎么说?”这对罗家是大事,肯定是要商量两位还在仕途上的叔叔。

罗振兴却没有注意到妹妹的这些细小情绪:“二叔觉得应该再慎重些,三叔却觉得不错。”他不太习惯和女子说这种事,哪怕这个女子是他的妹妹也一样,简单的两句后就转移了话题:“听说太夫人能下地走路了?”

十一娘见他不愿意讲,也就不好再问,趁机和罗振兴说了一会太夫的情病,然后提起被太夫人关心的这桩婚事来。

“你让媒婆来提亲吧!”罗振兴道,“最好赶在三月底之前把婚事定下来。就算是我走了,到时候你也可以直接到余杭去接亲。”

十一娘笑着道了谢,出门就去了永昌侯府。

“你不会是要我去做那便宜的媒人吧?”

黄三奶奶看着打趣。

十一娘不由尴尬地笑。

“真是让我去做媒人?”英三奶奶不由惊呼,然后笑起来,“不过这次说好了,得给我做双倍的鞋子才行!”

“姐姐可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我怎么也值这个价码吧?”

两人互相调侃了一番,十一娘这才把事情的经过跟黄三奶奶说了。

“好啊!”黄三奶奶笑道,“亲上加亲的,再好不过了。”和十一娘说好了上门提亲的日子,十一娘就起身告辞了。

出了公主巷,立刻差人去给罗振兴报信,他也好请个媒人。

没几日,两家正式交换了庚帖,又三日,写了婚书,下了小定。太夫人的身体也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端午节的时候,蚂蚁手打团第一时间章节手打甚至和几个孩子去放了河灯。大家这才敢高声祝贺。徐家又恢得了原来的欢快气氛。

姊妹们,我很抱歉,十一长假,突发事件很多,没Hold住啊……又迟到了……pS:加更大家明天下午看吧!

第698章 向往(下)

“嘉兴县令因病逝于任上,秀水县令升至太仓州知州,可惜振兴是余杭人,我还为振兴惋惜。没想到湖广奏请设禾仓堡为嘉禾县。”徐令宜端起茶盅来喝了一口,“这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

六月初二,久候未果的罗扳兴终于接到吏部的文书,补了湖广嘉禾县县令。六月二十日之前要到任。当天晚上徐令宜就宴请罗振兴,给他送行。

“这件事还是要感谢项大人。”罗振兴含蓄地笑道,“要不是项大人给侯爷写信,我就去争了宁州知县了。到时候争不争得到是一回事,可能会还得罪梁阁老。同样的是小县,有项大人和王大人在,比宁州不知道要强多少。”

这句话听上去有坳口,实际上是,三月间,吏部空出嘉兴、秀水两个富庶县的县令,因为振兴是余杭人,同藉不能为官,失去了补缺的资格。到了四月底,宁州县令调任安义县令,梁阁老想安排他的一个门生去宁州。徐令宜寻思要不要走走陈阁老的路子,项大人突然来信,让他们缓一缓,五月中间,湖广的禾仓堡因为流寇初平,离州治远,近日会请建县治抚之,与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