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不知道孔小姐今年芳龄多少?”十一娘笑道,“我们给谨哥儿看过姻缘了。说要相差个三、四岁才好!”

这样,谨哥儿可以晚几年成亲。

“这样啊!”,太后娘娘有些失望,“孔小姐和谨哥儿同年呢!”

皇后芳姐儿也在场,笑着看了十一娘一眼,道:“母后,既然如此,就把孔家小姐说给八皇叔吧!说起来。八皇叔也到了婚配的年纪……”

太后听了微微颌首,吩咐黄贤英:“明天请了宋太妃来。看看她的意思。”

黄贤英恭声应“是”,也看了十一娘一眼。

十一娘不由忐忑。

难道大家都觉得这女孩子好,自己固执己见,反而失了桩好姻缘不成?

她有些不安地给太后娘娘道了谢。

“谨哥儿可是我娘家人”,太后娘娘不以为然地笑道。“他的事。我自然会放在心上。”然后问起太夫人的身体来。

大家说了些家常,十一娘看着天色不早,起身告辞。

江都公主也要打道回府了。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亲自送她们了暖阁,英贤英则一直把她们送到了宫门口。

十一娘先恭送江都公主。然后和黄贤英告辞,含蓄地问起了孔小姐的事:“……是不是我做的有些不妥当?”。

“太后娘娘一心一意想给谨哥儿做大媒呢!”黄贤英笑道,“看着孔小姐好,借口孔小姐年纪小,准备留给六少爷的”,她说着,呵呵一笑,“不过,永平侯夫人既然说六少爷最好找比六少爷小个三、四岁的。太后娘娘心里也有个谱了,以后定能找个让永平侯夫人满意的。”。

十一娘汗颜。

“还请姑姑在太后面前解释几句。”,她朝着黄贤英行了个礼。

“永平侯夫人不必放在心上。”黄贤英笑道。“太后娘娘对六少爷可是疼到骨子里了。”

宫门口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十一娘谦虚了几句,回了荷花里。

“别说是江都公主了,就是太后娘娘那里,都行不通。”

她把进宫的情况告诉了徐令宜。

“皇上对太后娘娘甚是孝顺。”徐令宜思考了半晌,道:“我明天去见见陈阁老,看看能不能有转机!”

“也只能这样了!”

夫妻俩都有心思,到了后半夜才睡着。

第七百四十章 取栗(下)

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娘和徐令宜正在用早膳,灯花急急走了进来:“侯爷,龚将军才信来!”

徐令宜忙接了过去,看了一眼,面露苦涩:“前天早上在榆林附近发现颜朵的行踪,他已命欧阳鸣领兵一万前往榆林,谨哥儿以同知身份随行毗——陈阁老那里,不用去了!”

越往西去,就越靠近草原,越大同越远,朵颜顺利离开的可能性就越大,再不进追剿,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想阻止谨哥儿,还是晚了一步!

十一娘长长地叹了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希望谨哥能知道自己的处境,好好的的配合欧阳鸣有欧阳鸣在前,大家对他的关注也会少一些。”

相比于皇帝对欧阳鸣高调的庇护,谨哥儿则低调一些。

徐令宜也是这么想,他露出赞赏的目光:“吃了饭,我去王励那里一趟。有些事,还是他们办起来方便。”十一娘点了点头,时时关注着榆林那边的消息。

六月初二,欧阳鸣一行在离榆林不远的芹河追上了颜朵,就在欧阳鸣以为颜朵已是手到擒拿的时候,突然涌出二万多人的达子骑兵……,徐令宜捏着信纸的指节发白:“二万达子……也就是说当初从大同逃窜的那些达子根本没有回草原,而是躲在大同附近侍机行事了?”

来给徐令宜报信的是龚东宁的一个贴身随从胡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人很沉稳,深得龚东宁的信任。徐令宜的目光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艰难的点了点头,没敢看徐令宜的表情。

“现在情况怎样?”良久,徐令宜问胡三。

胡三斟酌道:“欧阳大人歼敌八千,身负重伤,如今昏迷不醒。”他的声音低沉却条理明晰地道,“徐大人带着榆林护的三千人马追了过去!”说到这里,临走时龚东宁铁青的面孔模样儿突然浮现在明三的脑海里,龚东宁嘶哑的声音也在他耳畔响起。“……平永侯爷对我恩同再造,还把最喜欢的幼子交给了我,我不仅没有照顾好那孩子,还把那孩子给弄丢了……要不是还有军令在身,我早就去燕京亲自向徐大人负荆请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