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 (第1/4页)

举爹爹,也要给几分面子我这个伯爷才是!”

十一娘本来是想说没有皇上和龚东宁,他就是找到了朵颜,也不可能捉住朵颜,可没想到他却提到了徐令宜。

“这件事,与你爹爹有什么关系啊?”

爹爹不是什么事都娘说的吗?

徐嗣谨睁大了眼睛:“您,您不知道吗?”她已经才些日子没有正眼看徐令宜了。

一时间,十一娘心乱如麻。

“你爹爹没有跟我说!”她含含糊糊地道。

爹爹说了,有些事,是男人的责任,就不必让女人知道了跟着担惊受怕。不过,既然爹爹没才跟娘说,肯定是觉得没才必要让娘知道了。

徐嗣谨的表情略带迟疑。

“快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十一娘也曾出门在外,知道做子女的在父母面前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半真半假拖催着徐嗣谨,“那时候你不是生死不明吗?”

徐嗣谨立刻释怀,笑道:“爹爹说,等龚大人整齐兵戎,黄花菜都凉了,因此爹爹派人带信给辽远的王家,是王家的马帮给我们带了吃的去,还帮我找到了朵颜。

十一娘难掩错愕。

“王家?长顺家?”!~!

第七百四十五章 归家(中)

徐嗣谨点头,笑道:“娘,您没才想到吧?我也没有想到。”

十一娘不由关切地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王家不是在辽东吗?怎么突然跑到榆林卫那里去了?”

“王家的人到了辽东以后,就一直跟蒙人和达子做生意。宣同城被破的时候,爹爹怕蒙人趁机南下,和鞑龘子一北一西,相互呼应,对朝廷不利。就让王家的人帮着打听打听蒙人的消息。王六爷,就是长顺的叔叔,接了爹爹的信,挑选得力的人,亲自带了王家的进了草原。”他说着笑了起来,“娘,爹爹真是厉害,要不是他老人家的一封信,别说捉朵颜了,就是我恐怕也难道以走出草原。难怪龚大人说生平最敬佩的人就是爹爹了,不仅骁勇善战,还高瞻远瞩,算无遗漏。我要学的地方太多了!”话到最后,已语带钦佩。

这些安排,徐令宜从来没有跟她说过。

十一娘想到他几次想和她说话,她却佯装没有看见他神色黯然的样子,一时间有些恍惚。

以徐令宜性格,没成的事是绝对不会说的。她明明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却因为生活中的不如意迁怒于他……他心里很不好受吧?

又想到这些日子他始终对自己温言细语,从来没有露出丝毫的不快,她心里突然间觉得沉甸甸的,很不舒服。

她能坦然表露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在她的心底,他是一个她能托付的人,是一个能为她分担喜怒哀乐的人……他受了这样的委屈,为什么就不能把他的不快在她面前表露出来呢?是不是因为他觉得她和他还没有这样的情份呢?

“你爹爹果真是好手段。”她的声音不禁有些冷淡,“换了别人,哪里能想到王家!”

“是啊是啊!”徐嗣谨从前在家里的时候还没觉得父亲有什么了不起的,出门在外,又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这才觉察到父亲的不平凡,对父亲的崇仰犹如那春天的草正长得疯,哪里会想到平时对父亲崇敬有加的母亲会腹诽父亲,更没有查觉到母亲话里有话的冷淡,他笑道,“可惜没有见到长顺。听六叔说,长顺在铁岭跟着王家的一位长辈学打算盘一一听王叔那意思,长顺在弱冠之前,干的都是帐房的差事。”可能这样的长顺让他觉得很有趣他哈哈地笑了起来。

“不是说偷偷溜回来的吗?”屋子里突然响起了徐令宜的声音,“我看你笑得挺大声的嘛!”十一娘和徐嗣谨不由循声望去。

徐令宜背着手站在门口。表情显得有些冷峻。

“爹!”徐嗣谨从来就不怕徐令宜的冷面孔,他兴奋的从炕上一跃而下,张开双臂就抱住了徐令宜。“您什么时候来的?也不做个声,吓了我们一大跳。”

有多少年没有人敢这样抱着他了。

徐令宜微微有些不自然,轻轻地咳了一声,道:“是龚东宁让你回来的?”语气非常的柔和,一面说一面坐到了旁边的太师椅上。

徐嗣谨笑着点头,忙跟着过去坐在了徐令宜的右手边:“您怎么知道的?”

“马上要献俘了,该给你们的都给你们了,到时候只能封赏些其他的东西。”徐令宜一副见怪不怪的淡定模样,“位置空出来了肯定有人打主意想心思,而你们为了私矿的事又势在必得。与其到时候再平衡各方的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