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那件事?”汪子璇愣了一秒钟,然后灿烂的笑了,“你多虑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早就忘记了。”

“忘记?”梅若鸿如同被一个大锤猛的砸了一锤一样,只觉得自己碎成了一片一片。

自己一直介意的事情,原来她根本就没放到心里去。按理说他应该会为她的遗忘而高兴,这是这个时候他却深深的感到一种被忽视的痛苦。

子璇,子璇她怎么可以变成这样的!

“如果担心的话,为什么不当时就追过来解释,要等现在才在这里假惺惺。”当梅若鸿那旁边暗自感伤的时候,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女人出声了,听起来语气不怎么客气。

梅若鸿愤怒的抬头瞪那个女人,“你是谁,有什么资格在我们之间插话,难道你想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女人站在那里惊讶的睁大了一双好看的杏眼,“你不认识我了?”

汪子璇从梅若鸿手里抽出自己的手,掩口笑的弯下了腰,“翠屏,我真对你的技术膜拜的五体投地了。你只是换了身衣服而已,若鸿竟然就认不出你了。”

翠屏?那个农妇?梅若鸿吃惊的看着站在面前的女人,她穿着一身很奇怪的洋装,如墨的乌黑长发被挽了上去别在脑后,露出秀美的鹅蛋脸。衣服款式简单而优雅,却衬托的她身材高挑修长,鹅黄的颜色更是衬的她皮肤白皙,眉目如画。好一个目若秋水,唇若点朱,明明穿着西式服装,却露出一种东方婉约柔顺的美感。

这怎么可能是那个村妇,这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被梅若鸿那么直戳戳的眼光放肆的盯着打量了半天,翠屏心里有些不舒服,转了身偏过头去不再说话。

因为这几天一直跑那些高档的成衣铺子,她也不好打扮的太随便,而子璇那些衣服又不适合她,于是她便自己做了一身休闲款的小西装,没想到穿出来之后,让汪子璇大呼惊叹。

这个时候的洋装,可就是所有西式服装的统称,包含的分类很广泛,只要是跟传统的中式服装,如长袍和长衫等相对的衣服都可以这么叫洋装。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之后,西装便作为洋装中最有代表的服装大大的流行了起来,成为当时上流阶层的最爱。而1919年之后,西装又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被拔高到不得了的地步,只要标榜自己是文明先进人士的人,一般都开始用西装代替传统的长袍马褂。

所谓有需求就有发展,服装业中的西装业也因此变得红红火火了起来,逐渐形成一大批以浙江奉化人为主体的“奉帮”裁缝专门制作西装。中国人智慧从来让人不敢小觑,十多年的时间,中国西装加工工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很快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上海、哈尔滨等城市出现一些专做高级西装和礼服的西服店,如上海的培罗蒙、亨生等西服店,以其精湛工艺闻名国内外。

这个时候的中国西装制作形成各种流派,较为流行的有罗派和海派。罗派以哈尔滨为代表,制作的西装隆胸收腰,具有俄国特色;海派以上海为代表,制作的西装柔软、合体,具有欧美特色。翠屏细心的考察了两派西装的特色之后,对自己的技术有了充分的信心。因为不管是罗派还是海派,都是落后她近七十年的工艺,在舒适度以及美观度上均比她差的远。

在女性服装这里,翠屏则是更有了新鲜的发现。这个时候的女性套装还很少,款式呆板,要不然就是满身花边蕾丝的裙装,要不然就是古板的跟盔甲一样的西装,而且那些西装还没有裤装。后来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想起来,就算在这个时候,女性套装在西方也是刚刚诞生,根本就不成熟,至于裤装到6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至于走进千家万户以及被人接受,更是等到七八十年代,所以说,只要她现在做出来,那就是绝对潮流的服装。

翠屏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将自己的想法从图纸变成了现实,她自己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本来还有些忐忑不安,谁知道让汪子璇看过之后,她完全没有疑问了。因为那家伙,竟然直接想把衣服从她身上扒了下来,如果不是大小不合适的话,翠屏觉得自己可能就再也穿不到了。

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翠屏的气质本来就太过柔弱,穿上这种款式比较正式的衣服之后,添了些英气,再将挽起头发,让她显得利落精神了不少。画上淡妆,穿上高跟鞋,按照二十一世纪人的观点来说就是标准的OL办公室女郎打扮,精明中带着优雅。这个时代的汪子璇虽然不知道怎么形容,可是却不得不赞同这种服装有利于大幅度的提升人的气质,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