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说起波多野氏,后世的中国人可能和周重的反应差不多,更多想到的是那位动作片的女演员,不过在日本战国时代前期,波多野氏却是大名鼎鼎,波多野氏一族在丹波国的势力本来就很大,而且在应仁之乱时,波多野秀长加入东军之中屡立战功,深受细川胜元的喜爱,后来更是被细川政元任命为丹波国守护,从此成为一方霸主。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波多野氏所在的丹波国同样也在京都附近,这点倒是和田山尚义他们的老巢河内国一样,虽然主要势力不在京都,但同样都对京都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明白了波多野秀乡的出身,周重也终于明白足利义材为何会任命对方为副使了,不用问,波多野氏肯定也和田山氏一样,被足利义材暗中拉拢结盟,做为他对抗大内氏和细川氏的重要帮手。

不过很快周重就发现自己上面的猜想有些错误,那就是他把足利义材和波多野秀乡之间的关系想的太简单了,波多野秀乡之所以能成为使团的副使,除了他背后的波多野氏,另外他竟然还是足利义材身边的小姓出身,这让他也不禁感到一阵恶寒,同时也终于明白刚才自己看到对方感觉不舒服的原因了。

所谓小姓,大多是一些十二三岁到十八岁之间的少年,一般都是出身于中低级武士家庭,跟随在主君身边照顾主君的生活起居、待客接物、武器的管理、贴身护卫、饭食准备等等,可以说即是秘书又是护卫,工作十分的繁重。

当然若仅仅是如此的话,周重也不会感到恶心,最主要的是现在倭国武士之间搞基成风,甚至在倭国人眼中,搞基还是一件十分风雅的事,这种习俗先是在寺庙里流行,然后传到倭国的上层贵族和武士之间,虽然不能和历史上罗马帝国那种无人不基的盛况相比,但却也十分的普遍。

也正是在这种搞基成风的环境下,一些有实力的主君就会在自己身边养一些相貌俊美的少年,一是照顾自己的生活并满足自己的私欲,二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这些人学习各处技艺,日后等他们成年后,自己也就多了一批忠心的属下,日本战国时期不少有名的将领,就是这种小姓出身。

周重在前世看过一些关于日本这种小姓文化的介绍,因此对小姓并不陌生,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遇到一个小姓出身的家伙,一想到眼前这个波多野秀乡和那位幕府将军足利义材滚在一张床上,周重就感到一阵恶寒。

其实周重有些大惊小怪了,这个时代不但倭国搞基成风,大明的读书人之间同样也是如此,比如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喜欢在身边带个书僮,这个书僮的职业特点就和小姓有着惊人的相似,平时不但要照顾主人的生活,晚上还要自荐枕席,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女人真的不容易,不但要防备其它的女人抢自己的丈夫,同时也要防备相貌俊美的男人。

不过也幸好之前的周重是个书呆子,每天只知道读书,所以才没有染上这种恶习,自然也没养什么书僮,否则现在的周重穿越而来,却发现自己不但有未婚妻,而且还有一个好基友,那可就真的一点都不好玩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玻璃镜子

周重与田山尚义等人的第一次见面倒也十分愉快,这主要是对方有求于周重,所以刻意的想要接近双方的距离,周重也想通过对方与足利义材和田山尚顺打好交道,以便日后能够更好的影响倭国政局,因此倒也与田山尚义和足利一辉相谈甚欢。

不过对于另外一个副使波多野秀乡,因为对方小姓的出身,这让周重无论如何也无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幸好波多野秀乡也是一个十分沉默寡言的人,只要别人不问,他绝对不会主动开口,因此让周重也轻松了许多。

宴会过后,足利一辉他们终于问起周重打算何时去京城?毕竟现在都已经八月中旬了。周重这边虽然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玉米和番薯还没有从地里收上来,因此他考虑了一下后告诉对方,等到下个月初一就是启程的日子,这半个月里他们可休息一下,同时做好准备。

送走了足利一辉等人后,休息了一晚的周重又去了南洋镇那边,现在南洋镇不但是北港百姓聚集的居住区,另外南洋商会的大部分作坊也在那里,不过有些作坊太过扰民或不是很安全,另外也有保密等原因,比如火炮作坊和火药作坊等,所以这些作坊都被周重迁到南洋镇南边的一座山谷里,并且派人严密守卫,而这座山谷也因此得名“作坊谷”。

周重这次就是去了那个作坊谷,这座山谷其实就在之前纳德教士试炮的山谷旁边,只不过这座山谷的面积很大。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