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口,宁波港因为一直在使用中,所以港口设施十分完备,而且港口规模也极其庞大,让人一看就知道宁波港的地位。

宁波港之所以开放,主要是为了方便倭国朝贡之用,而且大明规定倭国每十年才能朝贡一次,在正德三年的时候,倭国刚刚朝贡过一次,按说现在正是宁波港的清闲期,港口也不应该有船只进出才对,但是周重他们的船只到达宁波港时,却见到来往的船只川流不息,港口上的货物更是堆积如山,无数苦力在码头和海船上来往不停,装卸的各种货物,另外还有来往的商人和各色小商贩,使得整个港口看起来繁华无比。

宁波港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繁华,自然有其原因。宁波不像广州,南洋朝贡的属国比较多,而且朝贡的也比较频繁,所以广州常年都能保持着相当的繁华,但是宁波却只接待每十年一贡的倭国,那么剩下的时间总不能让靠港口吃饭的人都饿死吧?

也正是宁波港的特殊情况,再加上海贸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诱惑,所以宁波港这边最先出现了走私,双屿港那边最初都是宁波这边的海商,双屿港那边缺人了,就会直接来宁波这边招,粮食也需要从宁波这边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双屿港本来就是宁波港在海禁时期的特殊延伸,甚至说双屿港本来属于宁波港一个外港。

也正是有着这种特殊的关系,所以双屿港与宁波港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宁波港不但为双屿港提供着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和资源,同样也是双屿港与大明货物流通的一个枢纽,每天都有海量的货物通过宁波运到双屿港,然后再通过双屿港运往倭国、南洋、朝鲜等地,因此周重他们见到那么多的船只在宁波港进出也就不奇怪了。

周重他们的船队在宁波港停靠之后,登上港口后又在甬江上租了几条船,然后逆流而上向宁波府城赶去,虽然旁边就是周重要接受的定海卫,但是他事先却要先见一见宁波知府俞文远,顺便探一探浙江官场的水有多深?(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法从事

宁波府衙的内厅之中,周重坐在首位之上,旁边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官员坐陪,而在他们的下方两侧还坐着三个人,其中坐在周重下首的正是谢达,与谢达相对而坐的同样是两位官员,看品级比周重旁边的那位官员要低一些。

“周提督远道而来,下官事先并未接到通知,实在有些准备不周,不如俞某这就让人到聚仙楼订一桌酒宴,大家边吃边谈如何?”只见陪坐在周重旁边的那位中年官员开口道,这位就是宁波知府俞文远,虽然他早就知道周重要来,但却并不知道周重什么时候会来,而且事先他也没有得到通知,所以当周重直接找到他时,俞文远根本没来的及准备。

“呵呵,俞大人不必客气,这次是周某来的太匆忙,根本没来的及通知俞大人,所以说起来还是周某太过失礼了!”周重这时也是笑着向俞文远道。

其实双屿港距离宁波府这么近,周重来之前让人报个信也是很简单的事,但是他却没有事先让人通知俞文远,之所以如此做,第一是他不喜欢官场上迎来送往的那一套,不想让人迎接,第二则是周重不想让谢迪事先知道自己要来宁波的事,虽然俞文远好像与谢迪并不怎么对付,而且事先还向周重示好,但周重却也不敢轻易相信他,所以这才搞了个突然拜访。

俞文远对于周重的突然到访也很是意外,不过想到对方本来就是少年得志,性情必然与普通人不同。所以他倒也没放在心上。接着只见他指着紧挨着他的那个官员道:“周大人请看。这位是我们宁波府的同知卢括卢大人,掌管着宁波一地的盐税、海防、军籍等事务,平时与下官合作密切,日后周大人有什么与海防有关的事情,可以直接找卢大人协调就是了!”

听到卢括的身份和职权,周重心中也十分重视,当下站起来与对方客气了几句,接着只见俞文远指着卢括旁边的那位官员介绍道:“周大人。这位是我们宁波通判魏通魏大人,现在主管着粮运和水利等事!”

周重这时再次与这位魏通判客气了几句,接着这才话锋一转向俞文远开口问道:“俞大人,周某这次前来,主要是想向您询问一下关于定海卫的情况,毕竟本提督前来主要就是接收宁波和广州两地的水师,同时也需要俞大人的协助!”

听到周重直奔正题,提出要接管宁波水师的主要力量定海卫,只见俞文远和旁边的卢括、魏通两人都是对视了一眼,然后俞文远一脸难色的开口道:“大人。您有皇命在身,下官等人自然要配合。只不过定海卫与我们互不统属,前几日定海卫指挥使程全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