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处都以祖先为榜样,只是谈到当初常家的公爵被削时,他的语气中却满是遗憾,甚至最后喝酒时,还说出想要重现常家往日荣光的醉话。

广海卫到来后,周重这个四海提督手下的兵力也就算集结完毕了,其中水师军队达到了一万一千两百人,大小战船两百余艘,另外还有神瑛带来的三千精锐京营,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四千人,虽然这个数目在大明的军队中并不算什么,但是周重还是觉得人数太多了,后来了与神瑛、曲烈和常孝商议过后,决定压缩一下兵力。

作战时军队并不是越多越好,特别是周重援助马六甲城又准备用偷袭的策略,所以人数太多很容易提前暴露目标,达不到偷袭的效果。另外出海作战的军费虽然名义上来自正德的内库,但其实却是周重私人提供的,出海作战的人数越多,周重的开销也就越大,所以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周重自然要压缩一下兵力。

神瑛带来的三千人都是京营中的精锐,而且按照他们之前制定的计划,消灭葡萄牙人最主要的还是陆战,所以这三千人自然不用消减。相比之下水师的人数就显得有些太多了,最后周重内人商议了一下,终于决定将定海卫和广海卫分成一百个小队,每队其实就是以前的百户所,然后全部紧急操练三个月,三个月后由周重和几个主要将官亲自评比,从中挑出五十个百户所重组成军,这支挑选出来的精锐才有资格出海作战。

另外为了激励士卒们操练,周重还提出一系列的奖赏和惩罚,比如被挑选出来的百户所士卒待遇都会有所提升,得到前十的百户所更是可以一笔额外的奖励,而没有被挑出来的百户所却只能拿着以前微薄的军饷,还要把手中最好的战船交出来供别人挑选。另外周重还明言,挑选出来的士卒将随他出海作战,军功奖励也是丰厚之极,能不能拿到就全看他们自己的了。

周重不懂得练兵,但却懂得财帛动人心的道理,特别是对于这些收入不高的军户,他这一系列又是加饷又是奖励的手段,再加上日后许诺的军功和赏赐,肯定可以让这些士卒拿出最大的劲头操练。

果不其然,当上面的措施公布之后,两卫的军营里全都沸腾了,他们这两只卫所为了保持完整的编制,卫所里的士卒待遇比一般的卫所要高一些,两卫的长官也不敢大肆吞并士卒的土地,毕竟上头有无数人盯着呢。

但就算是这样,军户们的生活也并不好过,因为以前一家军户分到一定的田地,但是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一家被分成几家甚至十几家,但田地的数量却还是那么多,根本不够家中的老少妻儿糊口的,而且卫所里的军令又严,他们也不敢做其它的营生,只能这么死撑着,有些军户人家甚至出现饿死的情况,现在有了提升军饷甚至是立功发财的机会,这简直就是给黑暗中的他们指出一条明路,所以这些士卒简直都快乐疯了。

神瑛和曲烈、常孝三人也对周重的大方感到十分惊讶,同时对这位年轻的提督大人也敬佩无比,不过这也让他们感到一种压力,毕竟周重越是对军队大方,也就说明他们日后的任务也就越重,所以他们也用尽全力操练军队,争取能够让周重满意。

周重对练兵一窍不通,所以他能做的也就只有上面这些了,练兵的事他全都交给神瑛三人负责,而接下来他就要行使四海提督的另外一项大权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宁波市舶司

宁波港除了驻扎着定海卫的这些士兵外,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朝廷机构,那就是专门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市舶司,职能相当于后世的海关。

市舶司这一政府机构起源于唐朝,在宋朝时最为兴盛,甚至市舶司的税收一度占了宋朝财政的十分之一还要多,只可惜到了明朝后,因为海禁的施行,导致市舶司的职能也大为萎缩,虽然广州、泉州和宁波还保留着市舶司,但最多也只是负责对朝贡的番国使者朝廷接待,收取的税收也是大为减少。

在大明保留的三个市舶司中,广州的市舶司应该是最大最完整的,毕竟那里负责接待的番国最多,收取的税收自然也最多,甚至光是负责招待番国使团的驿站就二十间房屋,相比之下,宁波和泉州的市舶司就差太多了。

以宁波的市舶司为例,这里只负责接待倭国的使团,每十年才能朝贡一次,也就是说,市舶司每十年才有机会工作一次,剩下的九年却一直闲着没事干,再加上收取的税收也要上交,所以宁波的市舶司已经从一个油水丰厚的衙门变成了清水衙门。

甚至从明成祖时期到现在,市舶司的最高长官也一直是由浙江按察使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